第341章 灯歇归尘薪火相传(1 / 2)

同心灯大典后的第三个春天,洛阳灯盟的樱花树下,陈文灏独自坐着,铜灯的金焰在他掌心明明灭灭,光芒比往年柔和了许多。

三年来,江湖光脉已成体系,传灯点遍布四方,灯盟的规矩深入人心,连最偏远的村镇都知道“灯在义在”

的道理。

而他腰间的铜灯,因常年承载光脉核心,灯座的宝石已隐隐泛起裂纹——那是灯魂耗损的迹象。

“文灏,该喝药了。”

李华元提着药箱走来,将一碗温热的药汤递给他,“守灯人耗损灯魂,就像医者耗尽心血,到了该歇脚的时候了。”

他看着铜灯上的裂纹,眼中满是心疼,“你爹当年也是这样,灯魂耗尽后,便知该把担子交给后人了。”

陈文灏接过药碗,药香混着樱花的气息,让他想起初接铜灯的那个清晨。

那时他总以为守灯是责任,是枷锁,直到走遍江湖才明白,所谓守护,是看着光脉蔓延,看着更多人接过灯盏,然后笑着退场。

“我想回灯湾了。”

他轻声道,“那里的樱树该结果了,混沌樱籽的新苗也该有人照看了。”

消息传到灯盟议事厅,众人沉默良久。

武当掌教叹息道:“陈少侠护江湖三年,光脉已稳,是该歇歇了。”

他提议道,“不如举办一场‘传灯大典’,正式将神灯主脉传给文瀚,让江湖人都知道,灯盟的光永远不会断。”

传灯大典定在灯湾举行。

这日,来自五湖四海的守灯人齐聚樱树林,江湖各派的领、村镇的传灯使、归墟的渔民、甚至星瀚之域的卡文迪都来了,他们捧着各自的灯盏,静静地等待着仪式开始。

祭坛设在第七株老樱树下,那里埋着初代守灯人的灯魂。

陈文灏穿着青布长衫,腰间的铜灯已不再耀眼,却透着温润的光。

陈文瀚站在他身旁,手按在“文瀚灯”

上,眼神坚定如当年的陈文灏。

“三年前,我接过父亲的灯,以为守灯是一个人的路。”

陈文灏的声音在樱林中回荡,“后来才知,路的尽头,是让更多人踏上这条路。”

他举起铜灯,金焰缓缓升起,在空中化作一道光带,注入陈文瀚的灯中,“文瀚,这盏灯交给你,记住,守灯不是守一盏灯,是守千万人心中的光。”

陈文瀚单膝跪地,双手接过铜灯,灯座的裂纹在他掌心竟渐渐愈合,金焰重新变得明亮:“哥放心,我会让光脉延伸到每个角落,让江湖的灯永远亮着。”

苏樱走上前,将琉璃灯的银焰与铜灯相连:“南疆的传灯点已交给猎头族的少主,他们会用藤蔓光脉守护雨林。”

艾莉丝的水晶球投射出北境的冰灯草:“灵媒师们培育出了新的冰灯品种,能在极夜中光。”

韦小宝抱着樱核珠,眼眶红红的:“江南的灯影戏现在演的是‘陈文灏传’,我让他们加了段你退隐的戏,保证把你演得仙风道骨!”

卡文迪则将一枚光脉晶放在陈文灏手中:“星瀚之域的光脉已与灯湾相连,无论你在哪,都能感受到光的呼应。”

李华元最后上前,为陈文灏披上绣着灯纹的披风:“这披风浸过护灯草汁液,能护住你的心神。

往后在灯湾养花种草,别再操心江湖事了。”

仪式结束后,众人目送陈文灏走进樱树林深处的小屋。

那间屋前种着新的混沌樱苗,苗上的小灯亮得像颗星。

从此,江湖上再难见到陈文灏的身影,只有灯盟的典籍里记载着他的故事:“陈文灏,守灯三载,铺江湖光脉万里,传灯于弟,退隐灯湾,终成灯魂。”

陈文瀚接过传灯使的职责后,第一件事就是完善“江湖灯脉图”

,将星瀚之域的光脉也添了上去。

他带着铜灯走遍陈文灏曾去过的地方,在沙漠的灯轮车辙旁添新灯,在雨林的树上传灯点挂新药囊,在江南的灯影戏班前听戏——戏里的陈文灏正举灯劈开黑雾,台下的孩童们跟着欢呼。

有一次,陈文瀚在洛阳的青石碑前遇到个老者,老者捧着盏旧灯,说这是当年陈文灏送他的赎罪灯。

“陈少侠说,灯不分好坏,只看握灯人的手。”

老者感慨道,“如今我儿子也成了传灯使,这灯该传给下一代了。”

消息传到灯湾,陈文灏正在给樱苗浇水。

屋前的小灯突然闪烁,映出陈文瀚在石碑前的身影,身影旁的光脉像条金色的河,流向远方。

他笑了,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