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酒酣忆沙场琵琶诉衷肠(1 / 2)

平阳府的中秋月色尚未褪尽,护民所的晨雾里便飘来了异样的酒香——不是寻常的桂花酒,而是带着西域醇厚气息的葡萄香。

韦小宝抱着个粗陶酒坛,一路哼着小调闯进来,坛口的木塞刚拔开,甜润的酒香便漫了满室。

“帮主!

你瞧我找着啥宝贝了?”

他献宝似的将酒坛递到陈文瀚面前,“兰卡部落撤兵时,有个老牧民偷偷塞给我的,说这是他们部落的‘夜光酒’,得用夜光杯盛着喝才够味!”

陈文瀚刚接过酒坛,便见周文斌带着两名西域商人模样的男子走进来。

为的男子高鼻深目,身着织金胡服,手中捧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玉杯,杯壁流转着淡青色光晕,正是传说中的夜光杯。

“陈帮主,在下伊思玛仪,是兰卡部落的商旅领。”

男子躬身行礼,语气恭敬,“血刀王感念贵府宽宏,特命我送来这对夜光杯与十坛葡萄美酒,既是赔罪,也是想请贵府促成西域与中原的通商之路。”

他身后的同伴随即打开行囊,取出另一只夜光杯与叠放整齐的丝绸,“这些丝绸是我们从长安购得的珍品,想与贵府交换中原的茶叶、瓷器,若能顺利通商,不仅平阳府百姓能得实惠,边境也能长久安宁。”

陈文瀚望着手中的夜光杯,杯壁映着晨光,竟真如藏了星光般璀璨。

他想起中秋夜百姓团圆的景象,心中已有了决断:“通商之事利国利民,我丐帮愿为中介,促成此事。

只是这葡萄美酒与夜光杯,该与众人一同分享。”

当日午后,护民所外的晒谷场再次热闹起来。

伊思玛仪带来的西域乐师架起琵琶,弦音一挑,便带着大漠的苍凉与辽阔,与中原的丝竹之声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韵味。

李存义抱着酒坛,正与几名丐帮弟子比拼酒量,粗陶碗里的葡萄美酒泛着琥珀色光泽,一口饮下,醇厚的酒香中带着一丝微甜,引得众人连连称好。

“当年在沧州戍边,哪有这般好酒!”

李存义抹了把嘴,酒劲上来,话也多了起来,“记得那年冬天,我们在长城脚下守着,大雪下了三天三夜,粮草都快断了,兰卡部落的骑兵突然来袭。

兄弟们抄起刀就上,有的冻得握不住兵器,就用拳头打,最后硬是把他们打退了……”

他声音渐渐低沉,“只是那一战,十几个兄弟再也没能回来,连口热酒都没喝上。”

众人闻言皆沉默下来,伊思玛仪走上前,为李存义斟满一杯酒:“前辈的英勇,在下敬佩。

如今边境和平,那些牺牲的英雄,也该安心了。”

他举起酒杯,“这杯酒,敬那些守护家园的英雄!”

“说得好!”

韦小宝突然喊道,举起手中的夜光杯,“咱们也别光说伤心事!

伊大哥,你们西域有没有好玩的?比如会跳舞的姑娘,会喷火的艺人?”

伊思玛仪被逗笑,招手叫来两名西域舞者,舞者身着彩色纱裙,随着琵琶声翩翩起舞,旋转间纱裙如绽放的花朵,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卡文迪握着双手长剑,正与伊思玛仪的护卫切磋剑术。

西域剑法注重迅捷与突袭,护卫的弯刀如闪电般劈来,卡文迪则以双手剑的“顶位势”

格挡,剑身碰撞间火星四溅。

几招过后,两人同时收招,相视一笑——虽语言不通,却在武学的碰撞中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情。

陈文瀚与周文斌坐在一旁,翻阅着伊思玛仪带来的通商清单。

清单上详细记载了西域的皮毛、香料、玉石,以及中原所需的茶叶、瓷器、丝绸,双方约定下月在平阳府开设通商集市,由丐帮与官府共同维护秩序。

“有了通商集市,百姓们就能买到便宜的西域商品,咱们的茶叶瓷器也能卖到西域,真是双赢啊!”

周文斌兴奋地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正说着,琵琶声突然变了调子,从欢快转为苍凉。

乐师手指轻拨琴弦,口中唱起了西域的歌谣,虽听不懂歌词,却能感受到其中的思乡之情。

叶问走到乐师身边,轻声问道:“这曲子,是唱给远方的亲人吗?”

乐师点头,眼中泛起泪光:“我家乡在西域的于阗,已有五年没回去了,不知父母是否安康。”

叶问闻言,从怀中取出一枚绣着桂花的香囊,递给乐师:“这香囊送给你,就当是个念想。

若有机会回家,也替我向你的家人问好。”

乐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