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崇祯,是个极度缺爱的孩子(1 / 2)

崇祯被那"神仙手段"吓得三魂丢了七魄,整个人都傻了。

朱启明看着他那副快要厥过去的样子,心里琢磨着,这地方人多眼杂,不是聊家常的好地方。

于是朱启明走过去,拍了拍他冰凉的手背,用一种兄长的、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此地风大,不宜久留。咱们去那乾清宫的西暖阁,朕有话,要单独跟你说。”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锤子,砸在崇祯脆弱的神经上。

崇祯浑身一颤,像是从噩梦中惊醒,呆滞的目光总算有了点焦距。

他看了一眼瘫在地上口吐白沫的王承恩,又看了看朱启明,嘴唇哆嗦着,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行,还知道点头,没彻底吓傻。

朱启明心里暗叹,看来这弟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他想象中强那么一点点。

到了乾清宫西暖阁,崇祯挥退了所有宫人,连个端茶的都没留。

他自己则像个木偶一样,坐在椅子上,双手死死抠着扶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朱启明,眼神里是恐惧、是迷茫,是挣扎,还有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期盼。

好吧,老弟,为了让这千疮百孔的大明起死回生,只能使点现代心理学的手段来委屈你了!

朱启明没坐,就那么站着,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朱启明心里盘算着,对付这种多疑又缺爱的拧巴性格,得先用最私密、最无可辩驳的共同记忆,一榔头把他砸懵。

“五弟,”

朱启明缓缓开口,语气平静,

“你还记不记得,朕刚登基那会儿,你才十岁。有一次上早朝,你趁着底下那帮老头子吵个没完,偷偷从边上溜到朕的龙椅上坐着?”

崇祯的身体猛地一僵,瞳孔剧烈收缩!

这事,除了当时在场的他和朱启明,绝不可能有第三个人知道!

当时崇祯年幼无知,朱由校怕传出去被那些言官拿来做文章,说他有觊觎之心,特意下了封口令,连王承恩都不知道!

朱启明看着崇祯震惊的表情,心里一松。

第一锤,砸准了。

朱启明继续加码,用一种回忆往昔的温和语气说:

“你当时胆子可真大,小屁股往龙椅上一坐,还扭头问朕,‘皇兄,这官儿我能做吗?’”

朱启明学着他当时奶声奶气的样子,然后笑了笑。

“朕当时是怎么跟你说的?朕抱着你,让你跟朕一块儿坐着,告诉你,‘等哥再坐几年,你长大了,这位置就给你坐。’”

“轰!”

这句话,像一道天雷,直接劈进了崇祯的脑子里。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死死抠着扶手的手背上,青筋一根根爆起。

他记得!他当然记得!皇兄当时就是这么说的!

每一个字都一模一样!

朱启明看着他那副天人交战、世界观崩塌的样子,决定趁热打铁,不给他任何思考和喘息的机会。

“还有,朕当年沉迷木工,你以为朕真就只知道玩?”

朱启明嗤笑一声,带着一丝不屑,

“朕给你用上好的香檀木,雕过一座小宫殿,你忘了?”

崇祯的身体又是一震,嘴巴微微张开,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

朱启明根本不理他,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

“那宫殿门窗能开阖,廊下的小兽里还藏着机关。朕当时拉着你的小手,给你演示那些榫卯结构,告诉你,‘你看这榫卯,不用钉子也能扣得紧实,比朝堂上那些说一套做一套的人,可可靠多了。’”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崇祯,眼神像是在说“你还记得吗?”

崇祯的眼眶已经开始泛红,嘴唇剧烈颤抖,似乎想说什么,却又被巨大的冲击堵住了喉咙。

朱启明心里一动,知道第二锤也砸中了要害。

这小宫殿,是朱由校亲手雕的,承载着兄弟俩最纯粹的时光,更是对朝堂乌烟瘴气的无声批判。

“你当时怎么说的?”

朱启明继续追问,语气带了一丝笑意,

“你摸着那小木柱,仰着头,笑得可甜了,说,‘兄长做的房子,定不会塌。’”

这句话出口,崇祯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他再也忍不住,捂着脸,身体剧烈颤抖起来。

那一句童稚的承诺,此刻听来,却是如此讽刺,如此苦涩。

他亲手,把兄长做的“房子”,弄得摇摇欲坠。

朱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