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这官,还挺大(1 / 2)

朱启明见气氛稍缓,知道该切入正题了!

就孙承宗一个补丁,是救不了大明的!

再多打几个!

朱启明重新落座,目光如刀,扫过崇祯和孙承宗:“五弟,孙师傅。朕‘归来’之事,干系国本。

当务之急,是稳住朝局,凝聚力量,对付建虏流寇这两把悬颈之刃!

中枢内阁,必须大换血!庸者去,能者上!”

崇祯精神一振:“皇兄明鉴!朝堂之上,尸位素餐者众!请皇兄示下!”

孙承宗心中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到了。

朱启明不再多言,直接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推到崇祯面前。

崇祯接过,凝神看去:

>去:

>韩爌(首辅,庸碌无为,难当危局)

>钱龙锡(次辅,深陷党争,庸碌误国)

>何如宠(阁臣,持重过头,保守怯懦)

>留/调:

>成基命(阁臣,暂留观察,转任清要)

>入:

>李邦华(兵部尚书,熟悉军务)

>毕自严(户部尚书,精于理财)

>范景文(太常寺少卿,清廉干才,加工部尚书衔)

>袁可立(前登莱巡抚,老成谋国,起复)

>首辅:孙承宗

孙承宗瞥见内容,尤其是看到首辅韩爌也在去职之列,眉头紧锁:

“陛下!首辅更迭,阁臣去其大半,震动太大!

韩相虽乏建树,亦无大过;成基命尚算稳重;钱、何去位已引波澜,若再动首辅,东林必全力反扑,朝局恐立时大乱!

此时党争再起,如何应对危局?”

朱启明目光如电,语气斩钉截铁:

“孙师傅!建虏的刀可等他们吵完?!

韩爌身为首辅,建奴破关时束手无策,庸碌便是大过!

值此存亡之秋,首辅之位岂容庸才尸位?成基命暂留已是权衡!至于东林反弹?”

他冷笑一声,铁面寒光闪烁,

“告诉他们,是朕的意思!国家危如累卵,还在搞党同伐异、阻挠用能臣者,便是国贼!

朕自有雷霆手段扫除障碍!拖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必须快刀斩乱麻!”

那决绝的杀伐之气和提及的“雷霆手段”,让孙承宗想起那支神兵!

再看看崇祯完全信赖的眼神,他知道这位“先帝”心意已决,且确有掀桌子的底气和决心!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忧虑:“殿下……魄力非凡!老臣明白了!定竭尽全力,稳住局面!”

崇祯再无犹豫,立刻吩咐王承恩:

“拟旨!韩爌年老体弱,准其致仕归养!钱龙锡致仕!

何如宠专司文教礼部事宜,不再预机务!

李标调南京礼部尚书!

成基命转任礼部尚书,仍保留阁臣衔!

擢李邦华、毕自严、范景文加工部尚书衔入阁办事!

即刻起复袁可立,授大学士入阁参赞!命孙承宗为内阁首辅,统领阁务!明发邸报!”

“奴婢遵旨!”王承恩领命,心中翻起惊涛骇浪!

首辅都换了!

人事敲定,崇祯看向朱启明,眼中带着热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

“皇兄运筹帷幄,弟感激不尽!您麾下将士立下不世之功,弟即刻下旨封赏:王大力、王翠娥擢游击将军!曹文诏升总兵!曹变蛟升参将!

"另,弟观皇兄需名正言顺身份掌控全局,特旨加封皇兄为‘督师蓟辽、保定、天津、登莱等处军务,总督京营戎政,提督九门’!内外大权,尽付皇兄!”

卧槽,这官,够大!

这什么pua大法,简直是邪术!

朱启明心中满意至极,面上却沉稳点头:“五弟思虑周全,甚好!”

崇祯顿了顿,试探着,声音更低:“皇兄……可想见见皇嫂?”

嗯??

张嫣?

明末第一艳后!

朱启明心头猛地一跳,脑海中瞬间掠过关于这位懿安皇后的种种传闻——倾国倾城,贤德无双。

作为穿越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这等传奇美人?

若能一睹芳容,甚至……

这个念头让他一阵躁动。

然而,理智如冰冷的潮水,瞬间浇灭了这丝绮念。

他脸上的柔和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凝重。

他果断摇头,斩钉截铁:“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