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昏聩渎职,怠惰公务,更兼勾结外臣(周廷儒),内外交通,蒙蔽圣听,着即革职,锁拿下诏狱,严加审讯其交通详情及过往不法!”
“二、东厂提督太监王德化,才具平庸,驭下无方,致厂卫纲纪废弛,耳目闭塞,更纵容属下勾连外朝、泄露禁中事
“三、擢升北镇抚司理刑千户李若链为锦衣卫指挥使,赐飞鱼服,授全权整顿锦衣卫!”
“四、起复曹化淳,提督东厂,戴罪立功,协同李若链按章程整顿厂卫!务必涤荡积弊,重振纲纪!”
“五、晓谕厂卫上下:此后唯效忠天子,严守密令!凡有结外朝、泄机密、营私舞弊者,立斩不赦!朕只信李、曹直奏!”
“遵旨!”王承恩领命退下,心惊胆战。
吴孟明、王德化顷刻倒台!曹化淳复起!
这位"先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宫廷隐秘了如指掌,竟连王德化手下泄密、吴孟明与周廷儒勾连这等隐秘都一清二楚?
手段狠辣精准!周廷儒、温体仁的名字被特意点出,更是杀机凛然!
崇祯长舒一口气:“皇兄!耳目清明,魑魅魍魉无所遁形!周廷儒、温体仁,还有东林党这些蠹虫,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朱启明端起茶盏:“耳目清明只是开始。五弟,你猜,当李若链这把新磨的‘暗影之刃’,和曹化淳这只归巢的‘老夜枭’,开始真正刺探时,第一个撞上刀锋的,会是谁?
是那暗中织网的周侍郎?还是那位笑里藏刀的温侍郎?亦或是,他们背后那足以撼动朝局的庞然大物?”
崇祯眼中闪烁着兴奋与狠厉交织的光芒,刚想开口,殿外却传来王承恩清晰而谨慎的通禀声:
“启禀皇爷,礼部右侍郎周廷儒周大人,于殿外求见,言有要事启奏。”
崇祯眉头一蹙,与朱启明飞快地对视了一眼。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朱启明反应极快,在崇祯开口宣召之前,他已无声地从怀中取出一张精巧的、暗色金属面具,他动作流畅地将其扣在脸上。
崇祯见状,心中了然。
皇兄此举,既是避免惊世骇俗,更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他一挥手:“宣他进来。”
殿门开启,周廷儒身着绯袍,步伐沉稳地走了进来。
他面容清癯,神态恭谨,目光低垂,礼仪一丝不苟地行礼:“臣周廷儒,叩见吾皇万岁!”
“周卿平身。”崇祯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何事奏报?”
周廷儒起身,这才抬起头,目光迅速而精准地扫过御前。
当看到御座旁,那个戴着冰冷金属面具、身着武官常服、姿态放松、与皇帝并肩而坐的身影时,他眼底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惊疑、忌惮和好奇。
又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