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3章 大人张家玉父亲来找你麻烦啦(2 / 3)

>

在朱启明看来,不冤!

毛文龙的血,蓟镇失守,京畿被荼毒,这锅总要有人来背!

袁崇焕自己种下的苦果,最终把自己送上了凌迟的砧板!

他的下狱,固然是崇祯愚蠢的巅峰之作,却也终结了一个刚愎自用、战略短视、捅下天大篓子的统帅。

只是,代价是整个大明北方的糜烂和数十万军民的鲜血!

紧接着,是各路勤王军的丑态。

宣府总兵侯世禄,大同总兵满桂,山西总兵麻登云……

一个个拥兵数万,却在京畿之地畏缩不前,互相观望,勾心斗角。

名为勤王,实则人人都在盘算着如何保存实力。

他们就像一群乌合之众,被皇太极玩弄于股掌之间,屡战屡败。

最终,是京师城外那炼狱般的惨状。

十万铁骑,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

是通州、顺义、良乡……一座座被焚毁的城镇。

是成千上万被屠戮、被掳掠的百姓。

是德胜门外,那场惨烈到极致的血战。

是北京城头,无数百姓在绝望中看着城外烽火连天,哭喊震地。

朱启明猛地睁开眼,额角渗出冷汗。

他不是在回忆历史。

他是在复盘。

是在推演!

信息!

从皇太极破关到北京城下,情报传递迟缓错漏,处处被动!

指挥!

朝廷中枢与前线将领互相猜忌,勤王各部各自为战,毫无协同!

士气!

除了少数精锐,大部分明军一触即溃!

装备!

火器虽有,但质量参差,战法落后,根本无法有效对抗骑兵的集团冲锋!

每一个失败的节点,都像一根烧红的铁针,刺在他的神经上。

如果我当时在蓟州,能不能提前识破皇太极的虚张声势?

如果我当时在朱由检身边,能不能按住他那只签逮捕令的手?

如果我当时是勤王军的一员,能不能整合起那盘散沙?

不能。

都不能。

这种“先知”

带来的无力感,几乎要将他压垮。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这份先知,去改变结局。

等朝廷的勤王诏令?

等诏令传到广东,黄花菜都凉了!

到时候,我这三千多人,只会被裹挟进那片混乱的绞肉机里,死得毫无价值。

唯一的路,就是不等诏令,提前出!

走海路!

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抢先抵达天津卫!

擅自带兵出省,千里奔袭,形同谋逆。

但坐视京师被围,坐视建虏在天子脚下肆意劫掠,更是奇耻大辱!

我选前者!

到了北方,怎么打?

混进勤王军的序列里?听那些蠢猪的指挥,然后被当成炮灰消耗掉?

不。

我的人,一个都不能白死。

当一个热血的救火队长?哪里告急就冲向哪里?

那是蠢货才干的事,我这点人,填进去都不够塞牙缝的。

我要当一个老六!

一个躲在暗处,随时能跳出来咬人一口的独狼!

我的目标不是和八旗军硬碰硬,是他们的粮道,是他们落单的侦骑,是他们负责劫掠的分队!

用我最精良的燧枪,用我最灵活的战术,给他们制造最大的麻烦!

让他们疼,让他们怕!

朱启明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心中的战略渐渐清晰。

他看向窗外,启明镇的灯火如繁星点点,充满了生机。

这是他的班底。

李若链,武进士出身,锦衣卫千户,深谙体制内的游戏规则,是一把能插进朝堂的刀。

陆文昭,冷静理智,心思缜密,是最好的执行者。

王大力,绿林好汉,憨厚勇猛,是冲锋陷阵的铁锤。

王翠娥,泼辣彪悍,一手震天雷玩得出神入化,是人形自走炮台。

陈邦彦和张家玉,未来的岭南三忠,虽然现在还稚嫩,但品性、才华、眼界,都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是团队的未来。

还有陈国柱,那个最早跟随自己的老实农人,代表着这支军队最坚实的根基。

多好的一支队伍。

可朱启明却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

深入骨髓的孤独。

他可以和他们称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