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七章 悲心愿 乌龙盘顶(2 / 3)

民国宗师 丹经残文 2366 字 3天前

要强出了不知多少。

若非他在南京亚瑟号上,便挨了那一剑,如今没能恢复至巅峰状态,恐怕在李存义出战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抢着出场了。

如今师爷身受重伤,气息紊乱,而师傅又生死难料,不知何时能够醒来,佟千钧身为杨门嫡传大弟子,你让他如何能压住心里的杀意和怒火。

“这帮秃驴,通通都该死!”

法眼圆通也正是看出了佟千钧眼中杀意,这才放话要送他去陪仰山希音。

然而他却不知道,眼前这个中年汉子,是他这一生中遇见的最强大的武圣。

南禅六脉,皆以念法见长,在武道上的实战能力,甚至还不如苦海妙法,而苦海妙法为了防备临济演彻,也不得不强忍着心中的战意,专心守护在杨猛所在的快船之上。

江心岛上,杨延岗与法言宗汉也渐渐力竭,虽然手上动作没停,可声势早已不像起初那般惊天动地,彷佛鬼神再现。

两人如今的动作,可谓是招招分明,形意兼备,只是比起之前枪影铲光,彷佛练剑成丝的光影效果,简直就像老牛拉破车一般慢慢悠悠。

当当……

杨延岗的杨家枪法,依然攻势如潮,然而法言宗汉的方便铲仍然不落下风,只是双圣都有力竭之象,哪怕招式依然快如闪电,但其中蕴含的罡劲,却早若有若无,大不如前。

三十六斤的方便铲,放在平时不仅是举重若轻,配合罡劲催动,其威力足以劈山断石,力压千钧。

可在如今双双力竭的状态下,这三十六斤的份量,简直就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法言宗汉的度也开始放慢。

“秃驴,我看你这本事,也不咋样,不若束手就缚,让老子扎你个透心凉!”

“呸,恶贼休要口嗨,老衲性命在此,想要拿走,却要看你有无这个本事!”

杨延岗说的轻松,实则双臂中也没了多少罡劲,只是比起法言宗汉,他手上这杆刚柔并济的大枪到底还是占了些便宜,尤其是在看到李存义一枪捅死了仰山希音后,他心里也渐渐有了一丝想法。

杨家枪,与其他枪法不同,是以狠辣诡变的招法见长,而李存义的心意六合大枪,则相对招式简单,但枪意更加凝练。

不过,这世间枪法千万,没有最好的枪法,只有更好的枪术大宗师。

杨延岗能以枪术打破虚空,明心见性,其在枪法上的造诣其实还在李存义之上。

而他之所以迟迟无法拿下法言宗汉,一来是因为法言宗汉在方便铲上下的功夫,并不比他的杨家枪法逊色多少,二来则是两人以长打长、旗鼓相当,没有以长打短那般的距离和节奏上优势。

方便铲最早出现于商周,且是以青铜铲的面貌,作为农耕工具出现的,直至战国时期之后,才渐渐展为铁铲……

到了宋元,佛学经过了几百年的展,渐渐成为了仅次于儒家和道家的显学,而在一些寺庙中的僧侣,为了方便自身云游和苦行,便将这铁铲改造为云游时的装备,兼具了防身、挑担和驱兽功能,并称之为“方便铲”

……

历史上,曾有人依托老子遗训之名,留下了八十一路铲法套招,用来警示禅林弟子“勤修功德,广行方便”

,并以铲平地狱为终极修行目标。

而方便铲的武术化定型,其实是在明代。

按照明《武备志》中记载,方便铲此时才被列为正式的兵器,并在书中将弯月铲头与柄尾双刃的设计最后定型。

法言宗汉手上的这柄方便铲,铲头也是1尺8寸,象征着佛门所说的十八层地狱。

其上的月牙刃擅长钩挂、切割,至于内弧设计,则利于锁拿兵器,不过他的铲尾并非月牙铲状,而是更常见的三角锥形,既可作为短矛突刺,亦可用来锤击目标……

至于铲头和铲尾上的五枚铁环,则预示着修行需要五行平衡,可以在实战中出尖锐高亢的声响,来震慑和影响对手的注意力。

两人鏖战半晌,对罡劲乃至气血的消耗都实在太大,虽然杨延岗的杨家枪法快如闪电,可方便铲法却是快慢交替,刚柔并济,加上这路铲法本就擅长反防为攻,反退为进,所以杨延岗哪怕打到力竭,竟然也没能占到一丝便宜……

两人虽是武圣,但由于罡劲消耗极大,所以已经从最初的力量、度、罡劲等全方位的比拼,渐渐回到了兵器技击上的博弈……

杨延岗先是一招马步崩枪,虚晃了法言宗汉一下,随后架枪前突,抢步向上便砸枪而打……

当!

法言宗汉一招罗汉伏虎,轻松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