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之前裁撤的民军,也算是陈其美的老班底……
“到了那个时候,新内阁的组建与完善,才算是水到渠成……届时只要我等在上海振臂而呼,便可倒逼袁世凯不得不继续妥协!”
“如此甚好!”
陈其美听了手下两大爱将表示赞同,顿时满意的拍了下手掌,心里对此渐渐也有了计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孙大炮虽没能亲自来沪,但在座众人里面,核心四人都与他关系莫逆,如此稳妥行事,想必也能给他一个交代,既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壮大南方派的声势,又可加扩军备战,可谓一举多得。
自从去年以来,南方派的态度暧昧,令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眼下若是能与北方达成妥协,各地政府自然乐得继续骑墙。
要知道,这一年来,各地驻军的督军,为了获得军械和粮草物资,已有大半投向了袁世凯。
剩下的小半省主席中,除了四五个省份是强硬派主政之外,其他省份包括南方多地政府,都从坚定的共和派,转变成了待价而沽的中立派。
袁世凯为了保存自身实力,又不愿激化与中立派之间脆弱的信任,这才迟迟没有动兵。
可若是依照渔父的想法,想要只凭借纯粹的政治手段,就要让袁世凯甘心接受大总统权利被削弱,实在是有些不够现实。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赵秉钧在踏上北归的火车时,对此次谈判中的一些争议之处,态度仍是十分强硬,若是到了北京,状况只能比现在更差。
北京城如今,乃是北洋大本营,被袁世凯经营得水泄不通,一旦双方谈判破裂,随行的一干人员,恐怕都有被直接扣押的风险。
“渔兄,非是我等贪生怕死,而是此次北上之行,皆为敌后,万事须得多方考量……否则,一旦有个差池,很可能就成为开战的导火索,届时,南北之间便再无任何转圜的余地了……”
陈其美在上海经营了这么久,自然深知在自己的地盘上,只要手上掌握着成建制的军队,想要整死几个人甚至上百人,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所以,他一直在劝阻渔父亲自北上,并建议他也学袁世凯,派出自己的谈判代表,避免给袁世凯抓住任何机会。
众人一番商议过后,最后初步定下了北上的人选后,便纷纷离开了督军府。
而杨猛通过王亚樵,得知汤金水已到上海,并在炎黄会与黄三祥等人一起,又不得不折返回督军府,邀请陈其美作为盟证,晚上一同去红楼赴宴。
“哦?洪门的动作倒是蛮快,那就让月笙和祖焘一起,去通知剩下的那九个坐馆,晚上坐在一起吃个饭吧!”
陈其美见杨猛折返,心里还有些纳闷,听闻是洪门派来汤金水做炎黄会的香长,便痛快的点头应下了此事。
炎黄会成立,为了充实组织架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整合青帮。
而陈其美自从坐上上海都督之后,自然也乐得见青帮被整合,以淡化自己依靠帮派力量,夺取上海政权的标签。
而在另外一边,青帮这九大坐馆,在陆续得到杜、陈二位的通知后,也一如既往的互相通了气,最后决定赶在晚宴之前,提前约在了湖心亭茶楼……
“大雀友,你向来是陈总督的心腹爱将,对于炎黄会整合青帮之事,你怎么看?可有什么提点兄弟几个?”
众人到了茶楼之后,便进了这段时间常来的包厢,不等茶水与果盘上来,文字强便第一个向方世友问。
“嘿嘿,我虽与陈少爷走的近些,可陈总督不甚理事,若说对整合青帮之事最了解的,现在莫过于十六铺码头的杜月笙,杜老板了吧?”
方世友想到这里,心里其实也有些郁闷,所以说起话来,难免阴阳怪气了些,而众人闻言之后,不禁纷纷默然。
青帮第一次雨夜清洗,大字辈的八大红棍或白纸扇联手,将压在头上的爷叔的人头,作为向陈其美输诚的投名状,一夜之间坐上了八大坐馆,与陈其美的总督府,算是度过了一段蜜月时间。
可自从青帮五老出事,杨门借机第二次大清洗,并顺势扶持弟子杜月笙,坐上了十六铺码头坐馆之位后,九大坐馆们便看出陈其美已萌生出退意,自然开始各怀心思。
“话虽如此,但他与我等可不是一条心,大家总要为将来考虑考虑吧?”
文字强的武力虽然一般,但脑子却十分灵活,在九大坐馆之中,向来都是以食脑者的身份出现,哪怕到了这个时刻,依然还没有彻底死心。
“那诸位对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