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三番劝诫心犹苦(1 / 2)

“传旨!”

萧衍声音淡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瞬间压下了大殿内所有的窃窃私语。

侍立在御阶之下的几名御刀应敕郎闻声挺直身躯,眼神锐利,全都聚焦于御座之上的萧衍,静待他下达谕令。

一片安静中,老臣徐勉的脸色已变得铁青,他嘴角紧抿,眼里尽是忧虑,但他最终只是将笏板握得更紧,未曾出声。

一旁的陈庆之依旧垂首敛目,仿佛超然物外。

萧衍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最终,他的视线越过了一言不发的陈庆之,越过了面色难看的徐勉,仿佛穿透了重重的宫墙,定格在一个虽不在殿上、却早已在他心中被选中的人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

“临贺王,萧正德!”

仅仅是这个名字被以如此郑重的语气唤出,就足以让殿中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几位大臣迅速交换了眼神,惊疑、揣测、不安在其中无声地传递。

萧衍无视了殿中反应,声音陡然拔高:

“其人忠勇性成,堪为社稷柱石!今日国难当头,逆夏犯境,江北震荡,正需此等股肱之臣,为朕擎天!”

他略一停顿,随即直接说出了心中腹稿:

“朕意已决!赐临贺王萧正德骠骑大将军印绶,假节钺,都督江北缘淮诸军事!”

“哗!”

尽管无人敢高声议论,但倒抽冷气和官袍摩擦的窸窣声仍不可避免地响起。

“假节钺”!这意味着代天子巡狩,拥有临机独断、先斩后奏的无上权柄!

赐于太子倒是无伤大雅,可萧正德?陛下未免过于信任他了!

萧衍不管不顾继续道:

“自广陵始,江北诸州所有讨夏军务,无论兵员调配、粮草辎重、攻防策略,皆由临贺王一体节制!诸州郡刺史、守将,见节钺如朕亲临,敢有违令者,依军法从事!”

命令尚未结束,他的语速加快,带着一种迫在眉睫的杀伐之气:

“着令其即刻行权,征发三吴、淮南诸郡精壮,限尔等一月之内,所有兵员、粮械必须悉数汇集京口!整军完毕,火速驰援淮上前线!”

他的手掌重重按在御案之上,身体前倾:

“务必给朕将强敌拒止于大江之北!一寸江南之地也不许有失!”

话音刚落,陛下降阶之旁,中书舍人朱异已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几乎是抢步出班:

“陛下圣明!陛下知人善任,临贺王殿下必感念陛下天恩,誓死以报!殿下勇烈威重,深谙兵事,有此擎天之柱,江北定可固若金汤,逆夏跳梁小丑,指日可破!

臣,为陛下贺!为天下贺!臣,先行代临贺王殿下,叩谢陛下天恩浩荡!”

萧衍看着他,缓缓地摆了摆手,脸上并无半分得色,反而笼罩着一层更深的疲惫与审慎。

他打断了朱异即将脱口而出的更多颂圣之词,声音恢复了些许平稳。

“朱异,”

他吩咐道:

“正德目下正在建康城中。不必等仪制,即刻遣快马宣他入宫!立刻!”

他微微后靠,目光投向宫殿大门之外:

“朕,要在这里,亲自听听他打算如何为朕打赢这一仗,朕要亲自问问他的韬略”

…………

不到半个时辰,一阵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便自殿外传来,所有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门口。

萧正德到了。

此人面相生得极具压迫之感。他额角峥嵘,眉骨高耸,一双鹰眼深嵌于下,看人时总带着一种自上而下的审视与冷厉。鼻梁刀削陡直,紧抿的薄唇两侧刻着两道极深的纹路,一直延伸至下颌,一眼望去便是刻薄之人。

他行走间带了一缕久历军旅的风霜和刻意为之的杀伐之气,与陈庆之那等锐气确实截然不同。

即便此刻他正极力做出恭顺之态,那眉宇间盘踞的凶悍与傲慢也挥之不去。

踏入殿门的刹那,他目光毫不避讳地直射御阶下的陈庆之身上,旋即猛地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臣!萧正德,奉诏觐见!叩谢陛下天恩浩荡!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毕,他竟不待皇帝多言,便自行起身,昂首挺胸,姿态倨傲。

等站起身,他再次看向陈庆之,嘴角勾起一丝冷厉的笑意,声音再次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