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又来了又来了(2 / 3)

你打着给我烤薯的名义,暗地里搜罗了不少上品宣德薯。”

黄锦:-_-||

宣德薯可比米面便宜多了,就是搜罗一窖,又能花几个钱儿?

知道主子只是打趣,黄锦也不辩解,嘿嘿笑着说:“要不要给您和小殿下烤两块,尝一尝?”

“大过年的谁吃这个啊……”朱厚熜摆摆手,道,“这又不是宫里,你也一把年纪了,不要这么端着,站累了就坐着,困了就去歇着,我还真指望你伺候啊?”

黄锦呵呵笑道:“奴婢不困,坐着就成。”

说着,走到一边拿来一个蒲团,坐到小殿下前,逗弄他开心。

性格温和的黄锦,长得也是慈眉善目,使得小家伙天然亲近他,被逗得乐呵呵的……

朱厚熜看着这一幕,突然没由来的想——要是时间再慢点就好了。

时间才不管他如何作想,它对任何人都不留手,一如既往地奔腾不息,不经意间从人指缝溜走……

一转眼,就到了吃元宵的日子,随着‘大过年的’离去,朝堂再次恢复‘活’力,

小小的朱翊钧也开始承受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痛楚——启蒙。

毕竟,他已经三岁了。

李青计龄法,在这时代不具普适性。

话都说不明白的小家伙儿,整日被一群老学究之乎者也的熏陶,熏得眼泪直掉……

金陵。

朱厚照、李信的调养暂告一段落,李青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不会离开大明了,不过是去京师而已,说不上离别,众人也谈不上多么不舍。

李青只准备了一季两套常服,以及一些散碎银两,背上包袱,朝众人道:“忙完要忙的事,我就又回来了。”

众人点头。

李宝问:“祖爷爷,您这次打算在京师住多久啊?”

李青想了想,道:“短则个把月,长则两三个月,最迟盛夏来临之际,我就回来。”

“嗯,好。祖爷爷一路顺风。”

李青微笑颔首,瞧向朱厚照和李信,说道:“闲着没事儿多走动一下也是好的,遛个鸟,听个戏什么的,别我一走,你们就整日窝在家中。”

“啰里啰嗦的,赶紧走吧。”朱厚照催促道,“早点去,早点回。”

李青做了个抬手欲打的动作,转过身,走出院门……

考虑到朱厚熜的情绪,李青没有顺便领略沿途的民情,只一味的赶路,数日后,便抵达京师。

京师还是那样的京师,繁华,热闹,却透着一股子庄严和肃穆,没有金陵的小资情调。

李青品尝过京师酒楼的滋味儿时,已然临近傍晚,想了想,还是先回了连家屯儿。

小院儿地面布满了除草之后留下的‘补丁’,显然是好久没打理过,近期才来了个大扫除,房内的家居陈设,倒是纤尘不染,被褥也都换了新的……

李青铺好床,便睡下了。

次日清晨,吃了早饭才去皇宫,先见了新帝朱载坖。

朱载坖很激动。

马上也要拥有传家宝的激动。

初一见面,朱载坖就表达了‘大明不能没有永青侯’,‘朕不能没有李爱卿’的器重。

作为武当大师兄,张仙人唯一嫡传弟子的李青,太极打的炉火纯青,一番交谈下来,朱载坖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直至李青离开乾清宫,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李青并没有允诺什么,对他的器重并不在意。

不由得郁闷又不服。

凭什么啊?

李青进宫面圣并未藏着掖着,随着年节淡去,逐渐火热起来的庙堂,又随着李青的进京,更火热了三分。

“又来了,又来了,永青侯又来了。”

“永青侯当真又来了?”

“传说中的永青侯果然又来了?”

消息不胫而走,自带热点的李青,为严肃的政坛,带来了极强的话题性和趣味性。

大高玄殿,

正殿。

正在含饴弄孙的朱厚熜,闻听李青求见,反倒是装起来了,也不理来人。

搞得锦衣百户也不知是该迎永青侯进来,还是拒之门外。

还是黄锦以亲自去迎李青的行动,解了他的围。

大高玄殿大门外,李青百无聊赖地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