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力量,皇帝不行,六部九卿不行,李青亦不行。”
“当你看到它,去面对它时,你会发现……它如无止境的大山,它如深不见底的深渊,是那么的令人绝望。”
“它是各个阶级,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以及万万人共同编织的一张大网,哪怕是我们这样的至尊,也在这张大网中,难以挣脱……”
“如果给它起一个名字,我想冠名以‘时代’最为贴切。”
朱翊钧大眼睛满是震惊,这与他印象中的父皇迥然不同。
自懂事以来,这是他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父皇的博学,父皇的不凡……
朱载坖兀自说道:“这样说你很难理解,还是举个例子吧,嗯……让我想想……”
朱翊钧不自觉屏住呼吸,唯恐扰了父皇思绪。
好一会儿,
“你是在金陵过了年回来的,当知道金陵日报吧?”
“嗯,儿臣知道,那边的报纸十分畅销,不止金陵日报,还有大明月报,对了,张居正目前正在着手往大明日报上发展。”
“你可知大明日报的国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会催生出高效的生产力!”朱翊钧脱口而出。
朱载坖一怔,平静的面庞上满是震惊。
“父皇,儿臣见过。”朱翊钧说。
朱载坖缓缓点点头,欣慰道:“你比父皇预想的还要出色,出色许多。”
顿了下,“的确如此,可这并不是最大的目的。”
“啊?这还不是最大……”朱翊钧张大嘴巴,“最大的目的是什么?”
“推动各阶级的流动。”
朱载坖沉吟着说,“现在的你,肯定会以为生产是第一位,可当你站在父皇这个位置上,坐上了龙椅,你就会明白,资源的分配才是第一位。”
朱翊钧不太认同,却也没抬杠,只是点点头。
“推动各阶级的流动,会带来什么影响,你可知道?”
“儿臣……”一向自信的小家伙,有些不自信了,“请父皇示下。”
“会使得皇权越来越稳固,也会使得皇帝越来越不被需要……最终,会导致皇帝成为吉祥物,大明朝逐渐消亡……”
朱载坖问道:“你可能接受?”
“儿臣……”朱翊钧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反问道,“父皇呢?”
“不能接受,无法接受。”朱载坖叹道,“这便是我痛苦的根源,且更让我痛苦的是,我非但没能力阻止,还会不由自主的去迎合它,不只是父皇我,所有人都在迎合它……”
“提出这项国策的人是李春芳,可真是李春芳凭空想象的吗?并不是!是它让他这么做的……”
“父皇!”
“嗯?”
“儿臣以为您说的不对。”朱翊钧鼓足勇气说。
朱载坖并不生气,温和笑道:“说说你的观点。”
“不是它,是他,是李先生,是永青侯。”朱翊钧说道,“是永青侯推动简化字普及,主张普及教育,是永青侯先在金陵开办日报做试点……最终,才有了这一切。”
朱载坖颔首道:“的确如此,可你把你的李先生想的太强大了,你可以说是他引领了时代,可你不能说是他左右了时代,他催生了它,它却左右了他……”
“其实,我也是今日才真正想明白这些。”
“时至今日,我才真正明白,我真正的痛苦来源是出于愧疚——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王朝走向末路,亲手推着大明王朝走上绝路。”
朱载坖深吸一口气,严肃道:“而你,我的儿子,大明的储君,未来的皇帝,你能接受吗?”
朱翊钧没有第一时间作答,问道:“父皇,皇爷爷知道吗?”
“当然知道!”
“皇爷爷接受了吗?”
朱载坖默了下,轻轻道:“不一样的,你皇爷爷退位时,还未真正进入这个时代,亦或说,你皇爷爷并未亲手推着大明王朝走向末路。”
“可到了父皇这里……父皇无能为力,你也注定无能为力。”
朱载坖呼了口气,再次问道:“你能接受吗?”
“可以接受!”朱翊钧十分干脆利落的给出答案,“我能接受,我还会主动的迎合它,推动它加速往前走。”
朱载坖眯起眼眸,却没有想象中的愤怒,沉默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