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看着莲儿道:“季春巷现在的那些铺子,不说那些有钱人,就是普通有些钱的百姓都不愿意光临。”
“好酒不怕巷子深,以前也不是没有省城的人去找我们订购家具。等那些有钱人知道我周记的家具店开到省城,肯定会有很多人愿意过来买东西。只要那些人愿意过来,还怕他们不喜欢我们其他货物?
更何况,我要改变的是整条街而不是那一家店铺,到时候还不一定哪边更繁荣呢。”
听到顾紫蒨的分析,再看看她自信的眼神,莲儿和秋儿再无疑虑,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
拿起筷子敲了两个小丫头的头一下,顾紫蒨轻笑提醒道:“好了,快点吃完饭,我们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才能有精力和牙行的人谈生意。”
听到明天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秋儿和莲儿快速吃完晚饭将桌子收拾干净后,就各自回房间休息了。
送走了莲儿和秋儿,顾紫蒨躺在**,却没有睡意,脑海中不断想着接下来的生意要怎么做。
想着想着,顾紫蒨终于有了些许睡意,却听到秋儿在门口禀报道:“夫人,福伯和葛爷以及祝爷来了,正在前院等你。”
这几年福伯三人就没分开过,顾紫蒨也早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同进同出,只是他们原本一直待在府城,不知他们为何这么晚会来这里。
想到府城的店铺可能出事了,顾紫蒨瞬间睡意全无,穿好衣服后,就向门外走去。
“小姐!”
顾紫蒨一进前厅,福伯三人就同时站起来拱手行礼。
“三位伯伯,我们都是一家人,快别多礼了,你们这么晚过来是不是府城那边出事了?”
“府城的生意都没事,我们过来是因为前几天家里收到姑爷的家书,夫人怕你担心,我们正好在家,就让我们将那封家书带回来了。”
说着话,福伯从怀里拿出一封拆开过的信递给顾紫蒨。
周斓山去了军营后就失去了他所有消息,顾紫蒨等人只能通过各路商队知道当年是太子做了二路元帅。
据说这位太子虽然才年过二十却有勇有谋,带领着周斓山那些刚刚从乡下征集来的三十万大军赶到边关就屡建奇功。只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就赶走了敌军。
太子是和有魄力的,因着手里粮草充足,手中兵强马壮,又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一直打到了炎国的皇都。
为了保住自己仅剩的子民,炎国派出使团开始议和。
一切说起来轻松,顾紫蒨却知道这一战东碁国虽然大获全胜,却也着实不易。
不说别的,就顾紫蒨这些商人每年都会捐赠大量物资去边关,更不用说朝廷后来又从临省征了一次兵和粮草,就可见这场胜利也是得之不易。
当然,不管付出怎样惨重代价,最终的胜利都是可喜可贺的。
为了表示尊重,东碁国的军队从炎国撤兵,双方在边关进行议和。
顾紫蒨就是个商人,不懂那些议和的事。自从边关停战之后,她每天都给自己找很多的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去想周斓山现在如何。
一听周斓山来信了,顾紫蒨迫不及待从福伯手里拿过信封,拿出里面的信纸,还没看到信上的内容,双眼就先模糊了。
未免眼泪打湿了信纸,顾紫蒨抓起衣袖,擦去刚刚滑出眼眶的泪水,这才去看手中的信件。
这封信的内容很长,长的顾紫蒨都要以为他想要将这么多年发生的一切都写在上面了。
留着泪将信纸上的内容看完,最让顾紫蒨开心的是,周斓山在信上写着,他在这场战争中升为正三品昭武大将军,而同去的乡亲只有十人死亡,其他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提升。
等这次议和成功后,他们这些有功之臣就要回京,到时他们就可以有假回家了。
将信上的内容看了好几遍,顾紫蒨脸上虽然还挂着泪水,脸上却惊喜万分。
小心翼翼将信纸收好,顾紫蒨向福伯问道:“福伯,家里是什么时候收到这封信的?你可知大山哥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去京城?”
“这封信是半个月前收到的,至于什么时候议和成功,只怕小姐还要再多等些日子。”
“怎么说?”顾紫蒨紧张问道。
“直到现在朝中还没选出议和官员,也没商量出议和条款,议和官员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行。
京城距离边关几千里,那些文官坐着马车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