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一位金丹,两位真丹(求月票,(2 / 5)

 柳眠跪坐良久,指尖抚过《忆归录》上那行名字,低声:“陆兄,你放心。我会走得更远,写得更多,直到天下再无一人默默无闻地死去。”

    龟轻叹:“你又哭了。”

    “我不是哭。”她抹去泪水,“我只是……太怕辜负。”

    ***

    七日后,边陲荒镇。

    黄沙漫天,断墙残垣间偶见枯骨半埋。此处曾是一座边贸重镇,百年前因战乱焚毁,百姓尽数屠戮,连坟山都被掘平。唯有镇东一口古钟尚存,锈迹斑斑,钟身刻满小字,皆为临终遗言。

    柳眠立于钟前,听龟讲述:“这一役,死难者逾三千。主将下令‘灭迹封口’,尸体堆叠焚化,骨灰扬于风中。故魂无所依,只能寄于器物之间。”

    她伸手触钟,刹那间耳中轰鸣??无数声音涌来:

    “娘,我好疼……”

    “谁来埋我们?”

    “我不想忘啊,我想记住爹的模样……”

    她踉跄后退,唇角溢血。

    “这些怨念太深,已结成‘哀瘴’。”龟提醒,“强行收录,恐伤识海。”

    “可他们连名字都没有。”柳眠咬牙,“总得有人替他们开口。”

    她取出南驿香灰、河底泥、雪冢冰屑,混以自身精血,调成墨汁,开始在《忆归录》空白页书写:

    【无名氏甲:戍卒之子,年十二,善吹笛。城破当日,藏于柴垛,目睹全家被戮,终因惊惧过度窒息而亡。】

    【无名氏乙:绣娘,左手指有针疤。逃亡途中产下一女,无力抚养,托付邻妇后自刎于桥下。遗书仅八字:“女儿姓林,生辰七月初九。”】

    【无名氏丙:老塾师,临终前仍在沙地上默写《孝经》,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句戛然而止……】

    每写一字,钟声便轻震一次;每录一名,空中便浮现出一道模糊轮廓。渐渐地,那些原本充满怨毒的声音开始平息,转为低泣,继而化作呢喃。

    “谢谢你……还记得我……”

    “原来还有人愿意叫我的名字……”

    待她写下第九百九十九个名字时,整座古钟突然发出悠长鸣响,震得黄沙腾空而起,形成一圈旋转的沙幕。沙幕之中,浮现三千虚影,男女老少,衣衫褴褛,却整齐列队,向她深深躬身。

    柳眠扶碑而立,浑身颤抖,眼中流出血泪。

    “你们……不该这样谢我。是我来得太晚了。”

    就在此刻,远方天际划过一道紫芒。

    龟猛然警觉:“不好!是‘追忆令’!归心台动用了镇派玉符,正在定位所有近期被唤醒的亡魂波动!”

    柳眠强撑起身:“那就让他们来找吧。”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龟沉声,“一旦他们锁定你,不仅你会被围杀,这些刚刚安息的魂灵也会遭到‘净魂咒’清洗,永世不得超生!”

    “我知道。”她擦去血泪,将《忆归录》紧抱怀中,“可如果因为害怕,就不去做该做的事,那我和那些下令焚城的人有什么区别?”

    话音未落,紫芒骤然炸裂,化作九道雷霆自天而降,直扑古钟!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