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室。他穿着卡其色工装裤,手里提着一个黑色工具箱,里面装着昆山基地的土地使用权证原件、地质勘察报告,还有一台佳能 EOS 30D 相机 —— 相机里存着昆山地块的现场照片。“老大,昆山基地的土地使用权证原件来了,你看。” 他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红色封皮的证书,翻开后,里面的土地使用权人写着 “飞天集团(香江)有限公司”,土地用途是 “文化产业用地”,面积 1200 亩,有效期 50 年,发证机关是 “苏市国土资源局”,日期是 2006 年 3 月 15 日。
“地质勘察报告也做好了,昆山地块的土壤是黏土,承重能力强,适合建特效实验室 —— 地基只需要打 2 米深,比松江的沙质土省 1 米,每平米地基成本能从 300 港元降到 200 港元。”
陈工打开地质勘察报告,里面夹着几张土壤样本的照片,还有检测数据表格,“集装箱影棚的成本测算也出来了,每个 1000 平米的影棚,用海运集装箱改装,加上隔音、照明设备,总成本 80 万港元,比传统钢筋混凝土影棚(120 万港元)省 30%,8 个影棚总共能省 320 万港元。”
他把相机连接到旁边的 IBM 笔记本电脑(2006 年主流商务本,黑色机身,厚重但运行稳定),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昆山地块的全景照 —— 地块平整,远处能看到京沪高速的指示牌,旁边还有几台正在作业的推土机,“这是上周五拍的,地块已经开始清理地表,预计 5 月中旬就能正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