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特效人才(2 / 4)

高晋协调浅水湾基地、飞天院线,3天内完成材料补充,按时提交给证监会。

2007年3月,内地证监会正式出具飞天集团A股上市初审通过函,通知进入发审委审核阶段,预计5月上会。消息传出后,飞天资本股价当日绿色上涨10%,收盘价31.6港元,市值284.4亿港元,香江媒体纷纷报道“飞天集团有望成为首个‘香江-内地’双资本平台文化企业”,李家成也特意致电王莽,表达“参与A股认购”的兴趣,计划认购5亿港元,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高晋拿着初审通过函,走进王莽的办公室,脸上带着兴奋:“老大,初审通过了!发审委5月上会,只要通过审核,就能确定发行价和挂牌时间,2007年7月挂牌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王莽接过通过函,仔细阅读,目光落在“审核意见”部分——证监会对飞天集团的资产合规性、盈利可持续性给予认可,仅要求在发审会上进一步说明“港股与A股的业务划分”“合拍片票房波动风险”。

“很好,接下来要重点准备发审委上会的应答。”

王莽对高晋、天养义说,“天养义模拟发审委提问,重点演练盈利模型、业务划分的应答;高晋整理港股与A股的业务划分协议、合拍片的院线保底协议,确保应答时有充分的材料支撑。阮梅那边,让她安排tVb准备发审会后的宣传,不用她亲自跑,让宣发部负责就行。”

天养义立刻拿出笔记本,开始梳理发审委可能关注的问题:“发审委可能会问‘如何避免港股与A股的同业竞争’,我们可以用业务划分协议回应,明确港股聚焦海外、A股聚焦内地;还有‘合拍片票房不及预期怎么办’,可以用飞天院线的保底排片协议、邵氏影业的差额补足协议回应,降低风险担忧。”

高晋补充:“我会整理所有支撑材料,按问题分类,方便上会时快速查阅。另外,跟李家成先生的团队对接,确定他的A股认购意向,在发审会上可以提及,增强审核团队对市场信心的认可。”

窗外的香江夜色渐浓,梅花大厦顶层办公室的灯光依旧明亮。王莽看着桌上的A股上市初审通过函、长三角影视链进度报告、数字影院系统运营数据,心里清楚,A股上市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而这一切,都是飞天集团“飞天纪元”的重要支撑——只有实现“港股+A股”双资本平台,才能更好地深耕内地文化市场,实现从“资本巨鳄”到“红色商人”的蜕变,在香江与内地的文化融合中占据重要地位。

苏市昆山,寒风裹着细碎的雪粒,砸在长三角影视链基地的蓝色施工围挡上,发出“簌簌”的声响。

围挡上用红色油漆刷着两行大字——“飞天长三角影视基地:连接香江与内地文化桥梁”,字体边缘被风雪吹得有些模糊,却仍在灰蒙蒙的天色里透着一股蓬勃的劲。

围挡内侧,10台黄色的塔吊正有条不紊地运转,吊臂在低空划出缓慢的弧线,将一捆捆钢筋运往特效实验室的楼顶;200名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分散在各个施工区域,有的蹲在集装箱影棚旁焊接钢架,有的站在员工宿舍的脚手架上粉刷外墙,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瞬间凝结成雾。

王莽的黑色奔驰S600缓缓停在工地入口的临时停车场时,陈工已经撑着一把深灰色的大伞在等候。

他穿着卡其色的工装裤,裤脚卷起两圈,露出沾着泥点的黑色劳保靴,左手腕上的电子表屏幕亮着,显示当前温度“2c”,下方还有一行小字——“距离一期竣工倒计时178天”。

看到王莽推开车门,陈工连忙快步上前,将伞稳稳地遮在王莽头顶:“老大,今天风大,还夹着雪粒,您要是觉得冷,我们先去临时办公室暖和会儿,我把进度报告拿过去给您看。”

王莽摇摇头,拢了拢深灰色风衣的领口,目光扫过眼前的施工场景:“不用,直接在工地走一圈,亲眼看看进度更放心。”

他的指尖划过风衣口袋里的手机,刚才路上收到天养义的消息,飞天资本当天开盘价29.1港元,绿色上涨1.8%,市值突破260亿港元,A股上市申报材料的初审也有了新进展,高晋那边反馈“证监会已完成材料初审的80%,未发现重大合规问题”。

两人踩着铺在泥地上的钢板临时通道往前走,钢板下的泥水偶尔会从缝隙里溅出来,在王莽的黑色皮鞋鞋尖留下细小的泥点。

陈工一边走,一边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份折叠整齐的进度表,展开后递到王莽面前:“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