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总结大会1(3 / 4)

,画面下方的时间戳显示“2006年12月30日”,旁边用红色笔写着“治安事件发生率下降40%”。

高晋则穿着深蓝色西装,公文包里装着A股上市的申报进展文件,文件首页夹着一张便签,上面是他今早刚收到的证监会反馈:“初审进度80%,无重大合规问题”,他时不时停下来翻看,确保所有细节都记在心里。

阮梅抵达时,刚好八点五十五分。

她穿着米白色职业套装,头发挽成低髻,颈间戴着一条细巧的珍珠项链,手里拎着黑色手包,身后跟着TVB制作部的助理小陈。小陈手里抱着TVB的合拍剧光盘和收视报告,光盘盒上印着《大江风云》的海报——内地演员张生和香江演员刘生并肩站在黄浦江畔,海报右下角标注着“2005年内地收视破1.2,2006年飞天奖提名”。

阮梅没有直接走向座位,而是绕着会议桌走了一圈,目光扫过桌上的文件夹和照片,偶尔停下来问小陈:“TVB的合拍剧出口数据都整理好了吗?东南亚那边的版权收入要单独列出来,A股路演的时候用得上。”

小陈连忙点头:“都整理好了,2006年TVB合拍剧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0个国家,覆盖观众5200万人次,版权收入1.83亿港元,比2005年增长31%,具体明细都在报告的第三页。”

阮梅“嗯”了一声,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下,将手包放在桌下的抽屉里,拿出手机给王莽发了条消息:“TVB的文化端复盘由小陈汇报,我重点补充2007年合拍剧规划,不用浪费时间在细节上。”

九点整,王莽走进会议室,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他穿着深灰色定制西装,领带是阮梅让人提前准备的藏青色暗纹款,上面绣着细微的飞鹰图案,与飞天集团的logo呼应。他走到主位坐下,先看了一眼窗外的香江,然后拿起桌上的麦克风:“各位,2006年是飞天集团‘飞天纪元’的第一年,今天我们用三个小时复盘过去,规划未来,先看大屏幕上的核心数据。”

他抬手示意身后的投影幕布,画面瞬间切换——深蓝色背景上,白色字体分三栏显示着飞天集团2006年的核心业绩,每一项数据都用绿色标注着同比增长率:

**总资产**:580亿港元(同比2005年增长35%),其中港股飞天资本市值320亿港元,银河娱乐股权估值70亿港元,长三角影视链一期建设投入30亿港元,浅水湾基地及院线资产160亿港元;

**净利润**:32亿港元(同比2005年增长28%),细分板块为影视板块10亿港元、院线板块8亿港元、澳门赌牌分红7亿港元、地产板块7亿港元;

**业务覆盖**:香江(50家院线门店、1个影视基地)、内地(沪市、苏市、鹏城等12个城市,12家院线门店、1个在建影视链)、澳门(1家控股娱乐公司)、海外(东南亚10个国家影视发行网络)。

“从数据能看出,2006年我们实现了‘资本+产业’的双轮驱动。”天养义站起身,走到幕布前,手里拿着激光笔,指向“影视板块”的明细图表,“影视板块的10亿港元净利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是TVB合拍剧收入,《大江风云》的首播权、重播权、网络版权合计收入5.2亿港元,《沪市往事》《鹏城风暴》两部合拍剧收入3.8亿港元,合计9亿港元;第二是浅水湾基地的制作服务费,承接《功夫2》的特效制作获得2.5亿港元,同时为香江本土剧组提供影棚租赁收入1.3亿港元,合计3.8亿港元;第三是减去影视板块的运营成本3亿港元,最终实现净利润10亿港元——这里要特别说明,2006年内地文化补贴占影视板块利润的18%,比2005年的20%下降2个百分点,非补贴盈利占比提升,符合A股上市对盈利可持续性的要求。”

他顿了顿,切换到“院线板块”的页面,激光笔落在“数字影院管理系统”的图标上:“院线板块8亿港元净利润,离不开数字系统的助力。2006年9月系统全量上线后,飞天院线50家香江门店、12家内地门店的售票效率提升50%,人工窗口的排队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5分钟,全年节省人工成本1.2亿港元。同时,系统支持的‘跨区域购票’功能,首周占比就达8%,12月更是提升至15%,仅鹏城、沪市观众赴香江观看《功夫2》点映场,就带来额外票房收入8000万港元。另外,中影集团已确定引入我们的系统,覆盖内地200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