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诡异的分尸!丁奉的震惊,你这就有(3 / 4)

置着两块白布,白布上分别摆放着一只烧焦的断臂和一颗头颅。

断臂表面已经碳化,只能看出大体轮廓,一点血肉都不剩。

头颅则较为完整,只是头颅被一根尖锐的木头从脖子处,直接穿过了天灵盖,就好似穿葫芦一般。

但因木头没有伤及脸庞,所以脸上除了沾着一些血迹外,并没有其他的能够掩盖样貌的伤痕。

因此刘树义能够很清晰的看到死者最后的表情——双眼圆瞪,嘴巴张大,就好似在死前看到了多么恐怖的东西,表情扭曲而充满恐惧。

原身曾在参加考核时,见过杨万里,刘树义对其还有粗浅记忆,此刻辨别之后,确认眼前的头颅,的确就是杨万里。

“看来不是如柳元明当时所用的金蝉脱壳之计……”

刘树义摸了摸下巴,道:“是谁发现的断臂”

李新春知道刘树义开始调查了,没有耽搁,立即命人将报案的百姓叫了过来。

“小民邓六,见过刘郎中。”

邓六是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体形略瘦,肤色被晒得发黑,脸上皮肤似经常风吹日晒而显得粗粝,手上也满是茧子。

他神情有些紧张,眼睛偷偷向白布上的头颅看去,然后他脸色便是一白,唇色都浅了不少。

刘树义将邓六反应收归眼底,道:“将你如何发现断臂的过程,详细说一遍。”

邓六连忙道:“今晨卯时四刻,小民走出家门,如往常一样,向北坊门走去,结果小民刚走没多远,忽然发现路边墙角有一个包袱。”

“小民见到这包袱,连忙向左右两侧看去,却见路上只有小民一人,并无其他人,小民不知包袱是谁丢的,好奇里面有什么,便将其打开,然后……”

邓六咽了口吐沫,脸上有着一抹后怕与惊恐之色,哪怕此刻回想早上的经历,他都感到身体发寒,下意识紧了紧衣服,道:“然后小民就发现,那包袱里装的,是这只断臂!”

“包袱”刘树义向李新春道:“包袱在哪”

李新春忙道:“把包袱带上来。”

很快一个衙役便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托盘上放着的正是一个灰色的包袱。

刘树义仔细看了下包袱的表面,这包袱布匹粗糙,做工也不精致,是普通百姓惯用的包袱,随便一个布店里都能买到。

想了想,他将包袱打开,便见包袱内部沾着黑色的渣滓,刘树义伸出手捏了一些渣滓,将其放在鼻尖嗅了嗅,有股蛋白质燃烧的淡淡气味,还有些许松木的味道。

“这只手臂是用松木烧焦的”

刘树义纵目扫向巷道,却没有在巷道内看到任何木柴燃烧后的灰烬。

“不是在这里烧的……”

他收回视线,又仔细将包袱里外检查了一遍,确认包袱上没有其他有用的线索,才点了点头,重新看向邓六,道:“你说你出来时是卯时四刻,为何如此确定”

古代没有钟表,想要确认时间,是一件很难的事。

可邓六说的却很准确,而非模糊的时间。

邓六忙解释道:“小民以卖力气为生,每日都要去粮行扛粮食,因粮行每日皆是在辰时开始干活,卯时五刻就需要抵达,而小民从这里到粮行,所需的时间是三刻钟,所以小民每天都是卯时四刻出门,日日如此,早已养成了习惯。”

工作养成的生物钟

刘树义点了点头,又道:“昨晚你可曾听到外面有什么奇怪的动静”

“奇怪的动静”邓六蹙眉想了想,摇头道:“小民没有听到任何动静,当然小民可能睡得比较沉,有动静但我没听到。”

李新春这时道:“我也让人询问了附近的其他百姓,他们都说没有听到任何动静。”

刘树义颔首:“昨夜可有更夫或者巡逻的金吾卫从这里走过”

李新春道:“有,金吾卫与更夫分别在亥时与子时经过这里。”

“他们经过时,地面可有此包袱”

李新春摇头:“不能确定,包袱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墙角的阴影处,金吾卫和更夫并未关注墙角,所以他们无法确定那时包袱是否在这里。”

“不过我问过周围百姓,他们说昨日宵禁之前,他们经过这里时,并未发现包袱。”

刘树义道:“也就是说,这包袱是昨日宵禁之后,到卯时四刻之前,被人放在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