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游园(3 / 4)

份心思。”

远处的回廊上坐着三位风度翩翩的年轻男子,他们就是在京的几位皇子,刚才出声赞叹的是五皇子文安。他们是闲不住的,那些阁臣们论事他们也搭不了话,于是文承提议来花朝苑看看太子这边有没有忙是他们能帮的。

“那可不是,太子爷比我们年长六岁,好些事也比我们懂得多了!” 文泰往下一躺,翘着二郎腿说道:“反正我是在这儿候着了,待会到了戌时也要来。要是到时候去哪玩儿误了时辰,火急火燎地赶来就不好看了。”

他见二位哥哥也没有去别处的心思,于是把藏在心中已久的话抛了出来:“诶,四哥,前天晚上父皇召你都说了些什么?怎么就不见我们?”

文承皱眉叹气道:“这事我心里也犯嘀咕,那晚我到了万寿宫就瞧见皇上在提笔作画,皇上见我来了是一句话也没说仍旧作画,我只好在一旁候着。我耐不住闲,于是斗胆替了邓公公拿笔架的活,这才搭上话。”

文承来回踱了几步,边说:“画完了皇上就问我要不要去吏部做事,我心里虽没底,但也不好明说……我怕是要过苦日子了。”

文安听着四哥在这叫苦,心里是不信的。在崇文堂读书的那些日子里,文承总是默不作声,只有师傅指名问他,他才会站起来回答。至于那些功课,他总能完成得一丝不苟。每逢父皇考问众皇子时,他又答得中规中矩,始终让二哥三哥一城,真真是一个不露声色的人。

文安满脸堆着笑道:“四哥,今儿皇上高兴,咱们做儿子的只喜不忧。六弟走乏了不肯动,咱俩游园去?”

文承点点头,正要走时文安又看了眼文泰,说道:“六弟啊,这殷春园可不是我们能常来的地儿,你真不和我们逛了?”

“不去不去,我在这廊上吹吹风也不错。” 文泰头一歪,眼光落在远处花朝苑内那些井井有序的身影。

文安哈哈笑了几声道:“好好好,那我和四哥就先去了,到时候可别腆着脸求我们讲园内还有什么奇景轶事。”

二位皇子一路逛到一所清幽之处,红紫艳花较少,芳草绿竹居多。到了这里,路就由青石板变成了鹅卵石。由于连降雨水的缘故,道路黏腻湿滑,但空气十分沁人心脾。院内有一假山,山中有清水流出汇聚成池,池中还有一水车在运作。

他们抬头一看,牌匾上印着三个大字“滴翠轩”,是先帝的笔迹。这里是他和当今皇上在殷春园的书斋,坐落在园内最深处,清静的很。

两人刚才说是赏景,可这一路上没讲过几句话。现在到了真正的无人之境,再不说些什么,恐怕就有点不合适了吧。

“瞧六弟这个性子,和二哥差不了多少。”

见文承抛出了话茬,文安就应声道:“要真和二哥差不了多少就好了。六弟才华横溢,可惜是恪妃的儿子。那天二哥在朝堂上出言不逊,在宫内传得沸沸扬扬的,还不是因为他是皇后的儿子,这才从轻处罚……”

“这是哪里的话。” 文承打断道:“不管我们是从谁的肚里掉出来的,皇后永远都是我们的母后。长幼有序,兄友弟恭,二哥性子直我们做弟弟的要多劝他,六弟性子急我们当哥哥的要护着他。都是一家子人,哪有什么嫡庶亲疏之分。”

文安听了心想:真厉害的嘴,闭着就是守口如瓶,张了就是口若悬河。现在话说开了,我倒要挖挖那天晚上四哥和皇上都说了些什么。

“四哥说的是,咱们都是皇上的儿子。” 他步入书斋,映入眼帘的就是松鹤延年的一幅大画,是他们父皇的亲笔画作,他眼巴巴地回望还站在门外的文承,说道:“四哥,你就说句瓷实话,去吏部当差到底是不是你跟皇上说的?”

“是。” 文承的眼闭了又睁,“也不是。” 他进了书斋接着说:“我的为人你清楚,谨小慎微,从不敢先声夺人。当今国家内忧外患,我这个做皇子的怎不想为父皇分忧解难?我朝开国以来以人才良将治国,吏部负责官员任免升迁,我怎不想为父皇多发现些被埋没的人才?”

说到这里,文安见文承眼中泛着泪光,羞愧之意油然而生。文承长叹一声,“可是我不敢啊。吏部和户部的水深得很,我要是陷进去了,既丢了脸面又没干成实事,有愧于父皇的养育栽培之恩啊。”

他抬头仰望画作,犹如见到同光一般,慨叹道:“皇上圣明烛照,早就看穿了我的心思。他安排我去吏部参与官员考课升降,就说明他信任我能干好这份差事。”

文承看文安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