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先天异人,动乱之源,德不配位,性不配力(3 / 4)

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性不配力,必生祸乱。”

“而且后天异人多有师门或家族的传承与约束。门规戒律、师长的教导以及同门的监督,形成了一个有效的行为规范体系。”

“哪怕有少许叛逆贼匪,也有迹可循。”

“而先天异人往往散落于民间,其觉醒是孤立事件,脱离了传统异人社会的教化与管理体系,更容易因无人管束而肆意妄为。”

这是太渊观察后的一些理解。

先天异人,他们就像是异人世界中的“变种人问题”,天生就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和破坏性,是动乱的催化剂和火药桶。

他们因身怀异术无法完全融入普通人社会,又对传统的异人社会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种“边缘人”的处境,更容易催生对社会的疏离、怨恨,进而通过滥用能力来寻找存在感和优越感。

“……”

冯道人被太渊有理有据的一番论调给说的开不了口。

顺着太渊的思路想象,似乎……好像……的确是这样。

反正,全性里面那些搅屎棍,许多就是先天异人,他们没有师门约束,做事全凭喜好,最是难缠。

他晃了晃脑袋,强行把思绪拉回来,瞪着太渊:“不是!我现在说的是你的法门!只要勘破‘玄关一窍’,普通人就能变异人……”

“我知道。”太渊点点头,打断了他的话,站起身拍了拍衣袍上的尘土,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对了,晚上吃什么?“

……”

冯道人张着嘴,看着他的背影,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过了好一会儿,才重重叹了口气。

…………

经过和冯道人那次的交流,太渊愈发清晰地意识到,“玄关一窍”在两个世界的意义竟如此不同。

在大明世界,它是后天转先天的必经关隘,是“炼精化气”到“炼气化神”的分水岭,全凭修行者自身神意勘破。

“可先天异人的能力究竟是怎么来的?”太渊喃喃自语,眉头微蹙。

他见过那个耍戏法的小幻师,能操控空间转移,却不知自身能力的根源。

他迫切需要一个样本观察。

最好能亲眼看着一个先天异人从觉醒到得炁的全过程,或是见证一个后天异人如何通过功法凝聚第一缕炁。

“若是能亲眼见一次就好了。”太渊摩挲着胸口的灵镜,镜身微凉,“先天异人难寻,后天异人的入门过程也行啊。”

太渊知晓了自己的真炁和异人的炁的差异,非常想看看异人是如何得炁的。

目光扫过院角,小冯曜正蹲在地上,用树枝逗弄蚂蚁,小短腿晃来晃去,笑得眉眼弯弯。

“可惜冯曜还太小,离修行年纪还差得远。”

他又想起冯道人的话——紫阳派竟是一脉单传,收徒全凭缘分,从不广开山门。

“这般传承,就不怕断了根?”

太渊忍不住腹诽。

大明的【黑白学宫】早已桃李满天下,哪有这般藏着掖着的道理。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冯道人正坐在石桌旁,望着小冯曜的背影,也是一脸纠结。

按紫阳派的规矩,他本打算等冯曜七岁再开始教他感炁行炁。

七岁孩童心智初开,肉身也长到了能承受炁的程度,是修行的最佳年纪。

可自从听了太渊的修行路数,他心里便起了波澜。

太渊那“先打磨功体、再凝练心神、最后神交天地孕真炁”的路子,虽耗时漫长,却根基扎实得可怕,那如神铁般的真炁品质,是他修了近百年也达不到的高度。

“要不要按太渊的法子教呢……”

可转念一想,他又犯了难。

紫阳派的功法全是围绕“炁”展开的,从感炁到养炁,再到行炁运炁,每一步都有成熟的法门。

可太渊的路子却是“另起炉灶”,从无到有打磨根基,他自己都没练过,怎么教?

“算了,再看看吧,毕竟还小,再过几年决定也不晚…”

冯道人这边在纠结,太渊却在想着下山了。

既然没有现场的样本让自己观摩研究,那就自己培养教导。

无非花点时间,修为达到“阴神”层次,寿数悠长,自己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