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
石川道馆,距海不远。
当代家主石川神鹤,精通本门传承【石川流】剑道。
庭院里。
石川神鹤抬手、挥剑、收势,动作行云流水,没有半分杀伐之气,反而如春风拂柳,将生命的活力融于每一次挥斩。
石川家本是僧侣世家,三百年前,先祖习得上乘剑术,又将佛法禅意融入其中,创出“剑禅合一”的【石川流】剑道。
只可惜后辈弟子资质有限,三百年来,能领悟此境者屈指可数。
无奈之下,只得将功法拆解简化,分成了“真剑状态”和“佛剑状态”。
近些年来,石川家和军部关系密切。
盖因家族僧侣出身的背景,恰好契合了军部将领“杀戮过重后求佛心安”的需求,修庙捐款之风在军中盛行,石川家也借此稳住了地位。
杀戮过多,无恶不作之人,总是好佛的。
但相对来说,石川家是与海军关系走的更近。
四国岛。
一队人由公路行下沙滩,向海而来。
他们身着古代修行者装束,如同幕府时代的剑士,只是小腿打着绑腿,斗笠正面用墨笔写着“两人同行”四字。
这四个字可是有涵义的——意味着和空海大师同行。
它来源于有关空海大师的一则典故故事:一千多年前,空海大师从大唐取回密法,在四国岛有力八十八座寺院,留下“八十八寺巡拜”的习俗。
礼拜八十八寺,等于周游诸佛世界,累世罪孽得以消解,“两人同行”的字样,表示行者全程受到空海大师的法力加持。
因为剑术偏于杀伐,杀力过重,故而有些剑道流派有此习惯,以消解杀伐过重的业障。
此行共七八人,半数为老者,半数是十六七岁少年。
领头者是望月家族现任家主,望月佐木,年纪很大,身材短小如十三四岁的少年,体重估计不足九十斤。
人虽矮小,但有着大人物的气质。
他来,是寻石川神鹤,两人相约今日去海边观退潮。
石川神鹤早已在岸边等候,见望月佐木到来,便迎了上去。
两人并肩立于礁石之上,衣袍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身后数丈外的门人弟子皆屏息恭立,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两位家主的雅兴。
石川神鹤负手而立,望着眼前奔涌不息的海平线,朗声笑道:“望月兄,怎么样,海边看浪,别有一番风味吧!”
望月佐木微微颔首,目光却未曾从海上移开半分,缓声道:“石川兄所言极是。远眺沧海,见潮起潮落,心境自会开阔,于剑道禅修,大有裨益。”
言罢,二人皆沉默,唯有涛声依旧盈耳。
但见那远方海天一色,蔚蓝深湛。
倏忽间,一道白线自天际涌现,初时细若银丝,转瞬间便化作千军万马,奔雷掣电般汹涌而来。
浪潮层层叠叠,前推后拥,携着沛然莫之能御的巨力,轰然撞击在岸边礁石之上。
“轰——!”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无数碎玉琼花四散飞溅。
“呲呲呲!!!”
剑气化作无形屏障,将迎面而来的水珠尽数挡下,连衣袍都未曾沾湿分毫。
一波方歇,一波又至,海浪的节奏变幻莫测,永无止息。
退去的浪头,在海的深处形成两个几公里的巨大旋涡。
远远望去,宛如大海睁开了两只深邃的眼睛。
这是濑户内海的“双漩”奇景。
“真壮观!终得见此奇景。”望月佐木轻叹一声,转头对身后的弟子们笑道,“给你们说个典故,助助游兴吧。”
弟子们连忙躬身:“多谢大人!”
望月佐木道:“这两个漩涡好比是空海大师取回来的密教经典——《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两部经典都是讲密法,如同人之双眼。”
“遮左眼,右眼明,遮右眼,左眼亦明。”
“虽然左右均可以独立成像,但两眼一齐看,并不是看到两个世界,而是一个。”
身后一位十五六岁左右的少年问道:“那原本左右眼独立看到的景象,到哪里去了呢?”
望月佐木道:“还在,它们依然各自存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