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肩负着将分差缩小的重任。
只是,那个如同死亡阴影般的纽约20号,也亦步亦趋地随他回到了场上。
然后,折磨进入循环。
德维恩.韦德只要持球,尼克斯的夹击便如影随形。
他也尝试过无球进攻,但能否顺利接球都成了未知数。
保罗.加索尔在夹击中,可不是每一次都能精准找到高速切入的韦德。
加索尔虽是这个联盟传球最佳的大个子之一,可他终究不是魔术师约翰逊。
被逼无奈,迈阿密热火只能将赌注全压在防守端,甚至不惜祭出三人夹击来围堵林奇。
这一极端策略确实奏效:,特雷沃.阿里扎因为防守端的消耗而彻底失准,保罗.皮尔斯因此得以肆无忌惮地收缩协防,牢牢锁死林奇。
然而,双方进攻同时哑火的僵局,并没能让热火迫近比分。
分差如同陷入泥沼般,顽固地僵持在12到15分之间。
尼克斯难以突破瓶颈拉大优势,热火也始终无法将差距缩小到个位数。
直到第四节赛程过半,迈阿密人才终于瞥见了一丝微弱的希望曙光。
尽管尼克斯凭借长轮换策略为球员争取了喘息之机,但贯穿一整场比赛的极端防守策略,还是让球队的体能遇到了些问题。
第四节后半程,严密的防守终于出现些许松动。
热火还是难以连续得分,不过靠着零敲碎打,依然在比赛结束前1分33秒,凭借着保罗.皮尔斯的三分球,将分差迫近到7分!
“胜负远未可知!”迈克.布林已经看得满头大汗,“对双方来说,他们都已经接近极限!但要想赢得胜利女神的垂青,他们必须超越这道极限。毫无疑问,这就是分区决赛的残酷本质。触碰总冠军戒指,必经此炼狱般的洗礼!”
菲利普·桑德斯再度请求暂停,如更换引擎零件般快速调整场上阵容。
但林奇清楚,队友们的油箱都几近见底,体能的红灯正在每个人头顶闪烁。
接下来,他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行。
比赛继续,尼克斯祭出了决胜阵容:史蒂夫.纳什、拉加.贝尔、林奇、特雷沃.阿里扎和泰森.钱德勒。
这是尼克斯常规首发,只是林奇和特雷沃.阿里扎调换了位置。
这套阵容意图将防守端的机动性发挥到极致,继续依靠极端的夹击策略拼死抵抗。
德维恩.韦德运过半场,在林奇夹击上来之前传球给马里奥.查尔莫斯。
查尔莫斯也毫不迟疑,赶在阿里扎逼近前将球高吊给内线的保罗.加索尔。
热火队现在讲究快速出球,用传球调动尼克斯的防守阵型,试图在高速传导中撕开空当,并进一步榨干对手本就岌岌可危的体能。
篮球在热火球员间飞速运转了一圈,尼克斯众将如同高速运转的齿轮,被迫一刻不停地轮转换位、奋力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