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追杀(2 / 3)

人发出一声痛呼,便就扑倒在地。

“哇!饶命啊,降了!降了啊!”

眼见着装死也逃不开毙命的结局,战场上装死之人赶紧翻身,跪伏在地口中大呼求饶道。

“押走!”

一侧指挥的军官微微皱眉,手指朝着那些跪地乞降之人一指,朗声命令道。

公孙瓒策马,顺着严纲的指引,进入黄巾军大营之中。

沿途随处可见的是破布一般的帐篷,刚刚被扑灭烟火的残烬,以及身首分离的尸体。

黄巾军大营布置杂乱,军士与家眷混居。

此刻那些老弱妇孺们将脑袋埋在泥地里,瑟瑟发抖,有小儿被气氛感染,张口欲哭,却是被母亲死死捂住口鼻,直到彻底没了声息。

“哼!都是些不知死活的蛾贼!”

公孙瓒见状心中并没有多少怜悯,脸色冷酷,冷哼一声。

黄巾军对他这样的世家子来说,就是毒瘤一般的存在,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此刻这些人在他的眼中,已经不能算作人了,而是作为奴隶部曲一般对待了。

直到见到了那些堆积如山的物资,公孙瓒脸上才再度浮现笑容,手指在那些沾染血迹的金器上面拂过,公孙瓒感到颇为开怀,对左右道:

“尽快将黄巾大营物资整理好,留两千骑兵在此警戒,待后续步兵进驻看守。”

说完他翻身上马,招呼身侧的亲兵军官,高声道:“其他人随我进军,追杀残敌,杀他个片甲不留!”

“杀他个片甲不留!”

四周的士兵受他言语鼓舞,当即上马,欢呼着追随公孙瓒策马,朝着张饶所部逃窜方向追去。

马蹄踏踏,马上骑兵的白色披风随风鼓荡,随着骑士汇聚,若鱼鳞密云一般。

东光城以南的官道上,密密麻麻满是逃窜的人影,溃兵与百姓掺杂。

幽州军的目标始终是黄巾军,对于这些落网之鱼的百姓,并未花费太大的心思捕杀,饶是如此,逃亡路上的百姓听闻官军到来,犹如望见索命阎罗,忙不迭的逃窜开去。

踏踏踏!

官道上传来一阵沉闷的马蹄声。

“快跑啊!官军来了。”

队伍中的青壮发一声喊,人群中的百姓四散开来,各自扶着自己的家眷朝着官道两侧的树林荒草中躲藏而去。

追击的幽州骑兵望见漫山遍野的乱民,却是悠然的取出马弓,如狩猎一般朝着这些乱民的背后射出箭矢,逼迫着他们向着前方加速,追上黄巾军的大部队。

“嗖嗖!”

箭矢破空声响起,紧接着便是中箭的痛呼声。

“嘘!莫要出声,我没事。”

一名中年人后心中箭,霎时间跌倒在地倒,却还是匍匐着前进,在后方不可见之处,青壮伸出手指朝着前方示意,脸上露出安心的笑。

“嗖!”

对自己箭术不满意的骑士再发一箭,将还在动弹的中年人钉在地上,待其终于没了动静,这才在同伴的招呼声中朝着远处赶去。

草丛中,青灰色的大石背后,一名少年死死捂住嘴巴,身子止不住的发抖,眼睁睁望着父亲惨死的他分外茫然。

父亲说他们是良民,家中没粮才从了黄巾,但他却是在官军冲击大营时第一个选择逃窜的,而今他才明白父亲的远见,比起黄巾军对百姓的利用心态,官军对待乱民更加的肆无忌惮。

听着骑兵脚步声远去,少年人猛地放松靠着青石大口喘息,望着草丛中毙命的身影,少年人四肢着地爬到父亲身旁,手足无措的痛哭出声。

“呜呜...”

官军远去后,树林间的呜咽声连成一片,这些被迫参与黄巾的百姓最为无奈,他们欲做良民,奈何官军不许。

人们互相搀扶着,将尸首拖到了僻静处,就地挖了浅坑就地埋了,这期间无人说话,各自木然的做着事情。

黄巾害我,官军杀我,天下之大,何去何从?

人们汇聚着讨论去处时,少年人突然开口:

“回阳信吧,官军与黄巾交战都是往南北方向,我是阳信人,那里而今没人了,没人就没有财货,也就就没有官军、黄巾。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一些主家的粮库所在,去阳信,我们也就有了度过今年的粮食。”

疲惫的人群闻声,本就没有出路的他们还是在少年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