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陌在得到公孙度传授的‘秘籍’之后,便就进入了浑然忘我的状态,将那些书册当作瑰宝一般反复翻阅。
令他惊奇的是,他心中应当格外艰涩的天授学识,实际上却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公孙度所传授的一切,就像自平地上搭起的积木一般,看似宏伟,可细细观之,却总能看出其中的脉络。
方陌自不例外,随着对新知识的解读接受,一个新世界的大门随之向他展开。
而最让他感到兴奋的,则是那些绘制有图画,宛若真实复刻的奇器图说,里面的器械作用也是多种多样。
静谧的居室内,一盏油灯幽幽闪着,方陌轻轻将手中的书本放在桌上,深深叹息一声:
“妙啊!器械之物竟然能够抵达如此境界,主公这书册,在器械方面,或许已经超过墨翟之成就了啊!”
细细将那些天马行空的内容回想一遍,他便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限制器械发展始终有个核心技艺限制,就如火药武器的进步依托火药的威力进步一般,器械的进步,依托于动力装置的开发。”
“我本以为辽东的水力器械已经巧夺天工,无以进步了。没想到,竟然还有其他的动力源。
蒸汽机....那帮工部老家伙们的嘴真是严。
此物若是现世,人之力便能越过界限,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呵呵呵....有趣啊!有趣。”
方陌嘴里小声说着,最后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
精神亢奋压过了身体的疲惫,长时间阅读导致眼睛充血的他站起身,丝毫不顾此时的天色,以及那些精神恹恹的仆从,他一把推开房门,朝着自己的随从大喊着:
“走!马上出发,咱们去襄平工部衙门,耶耶要去干件大事!”
另一边,公孙度尚未知道自个的便宜弟子半夜疾奔,此时的他正挑灯夜读,身前摆放着来自军官团的部伍建设构想。
因为出身,以及军武履历的不同,这些人提出来的构想各有不同,但都极具前瞻性,以及军人特有的实用性。
“呼...如此看来,这些人还真不赖。”
公孙度是怀着笑意阅读这些军官的建设构想的,他很快便将这些构想分成了两类。
一类是徐荣、张浪、林阵等大将乃至帅才对火药武器对整体战场的发展阐述。
其中以徐荣的最为全面,其从军事装备的制造,到军事力量的动员,后勤体系的建立各方面来对未来战场进行了分析。
总体上讲,徐荣认为火药武器在短时间内会对公孙度的军队战力有质的提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各方势力针对火药武器的反制措施到来,火药武器的弊端,比如怕水、怕潮,造价昂贵,特别依赖后勤等会被特征重点针对。
同时,徐荣还针对火药武器在战场毁伤的一视同仁,意识到了公孙度必须拓展对小民的掌控力,今后的战场,不再是属于部曲,属于精锐挥洒血汗的地方,不能弯弓的小民亦能举起根火铳瞄准,蹒跚的老人同样也能杀人。
庶民的力量被大大放大了,力量的膨胀,必将导致其背后政治力量的膨胀,若是得不到重视以及控制,后果将是难以预料的。
公孙度在看完徐荣的策论之后感慨良久,徐荣果如他所想,是个真正的帅才!
与之相比,张浪、林阵还有严方的策论就显得有些格局所限了。
张浪阐述了火器诞生后骑兵战术的改变,他指出火器的毁伤效果,将会使得堆防御质量而成的具装甲骑性价比急剧下降,臃肿缓慢的具装甲骑在今后的战事中,除了特定战场,将很难有发挥空间。
随后,他在未来的骑兵发展构想中指出,骑兵将继续沿着公孙度一早定下的技术单一化发展,迅速训练,迅速成军,迅速作战。数量一定程度上压过了质量。
今后的骑兵将会随着火器在战场的普及化而逐渐轻装化,并且因为火器使用需要,这些骑兵在战场上更多时间里,充当的还是骑马步兵的角色。
而林阵,他所写的内容则是充斥着这时代强弩材官的惊讶与兴奋,在林阵眼中,火炮与火枪的出现,将彻底改变以往战争的格局,从前那种需要密集结阵来相互对抗的战场形势已不适用。
更快的反应以及机动速度,更多的火力投射,以及更大武器威力才是将来战术胜败的关键。
林阵还从技战术方面上阐述了火器投入运用后的场景,步兵将会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