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人整齐领命后,公孙继欣然颔首,当前的集会并不是商贾的独角戏,其中也有属于他的政治任务,想到此处,他接着说道:
“民以食为天,我北地的粮食除了要从外地输入外,最主要的还是立足自身!据统计,今年渤海的渔业产量翻了两倍,捕捞的鱼虾为冀州的救灾安置立下了汗马功劳!
州府决定大力鼓励发展捕捞业,开发大型捕捞船,设立海产品加工厂,开发鱼虾罐头,咸鱼干等农业产品.....”
随着公孙继的开口,有仆役上前,将他所带来的计划书分发给在场众人,上边列有一大串计划所需的项目,涉及的物资钱财都是天量,绝非公孙度这种地方势力可单独完成的。
这种带着命令性质的渔业开发计划,虽然不如胡器口中的夷洲岛开发那般诱人,可对于众多保守的商贾们来说却是正当其时,相比横渡大海的冒险,大批商贾还是习惯在渤海这样的澡盆子里打转。
有了前期的承办工坊经验,众人对来自州府的政治计划并不反对,这些人各自开始在心底盘算,与南方相比不算发达的捕捞业在北地从前并不被重视,故而民间市场短期很难打开,可只要想到将来必然到来,且将长期持续的战争所造成的粮食缺口,渔业加工行业将会是个利润可观的项目,
当即便有人出言赞同,并且开口保证:
“请使君放心,我臧家愿意出资在青州开办工坊.....”
“我沓氏造船厂今年会下水新型捕鱼船,必定完成州府任务....”
“复州湾盐场今年全力生产,保证各家工坊的盐巴需要.....”
“管氏愿意承办渤海郡的罐头厂.....”
率先开口的都是各个州郡有实力的商号家族,更多的人则是选择了参与到产业链的辅助行业当中,例如渔具、木桶、帆布生产等行业。
商贾们的热情将会场的气氛推到新的高潮,在他们看来,眼前的计划就是公孙度分到众人手里的蛋糕,是对他们在战争中全力支持的一种回报,体会到州府善意的他们,再度将积攒到的财富投入到了新的生产投资上去。
公孙继眼睁睁看着那张巨大的计划表项目被商贾们瓜分殆尽,心底不由为这帮人的豪富而咋舌。
“善,接下来,我等再讲住之一字!诸位可知,沓氏的住房价格相比大乱以前,已经翻了三番!
整个沓氏的房屋、地皮价格筹算下来,几乎能买下整个辽东。其中固然有沓氏豪商抱团、股票融资的缘故。
也说明了一个趋势,将来,随着工业发展,大规模工厂、工人居住区都将成为现实,届时房屋售卖将成为一项热门生意。
而今城市的布局,在将来都将不合时宜,而且随着水泥产量提高,建筑技艺的发展,将来的城市布局规划都会有飞跃进步.....
不仅如此,而今在冀州的战后重建中,所需的建筑材料也是天量,以冀州本地的产量,难以支持各地农庄的建设,这需要来自他州的物资支持,水泥、砖头、砂石,不论是外运,还是在本地办厂,州府都对诸位敞开市场。”
“行之一字,其中涉及到的产业众多,造车业,畜牧业,造船业,乃至冶铁业。
州府在幽冀二州大力鼓励标准型号大车制造,以便将来发生战事进行统筹规划。另外,辽地的铁道经过运营广受士民好评,州府意欲在幽州建设铁道,其涉及的钱财、物资也需要向各家募资.....
此外,研发大容量海船的项目亦刻不容缓,沿渤海乃是而今北地最为活跃的经济圈,随着各家工坊的熟练,海港建设的完善,渤海之上的运量即将达到极限.....”
有了渔业发展计划的顺利进行,公孙继再接再厉,将州府关于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商业计划全盘托出,能够被商贾承包的便交予商贾,商贾不能为之的则设为联合项目,由几家大型商号共同开发。
.....
北风呼啸,就在辽地商贾全心全意投入到新的大生产中,企图吃上属于他们那一杯羹的同时,更遥远的北方海域,呼啸的寒风夹杂冰雪,将目之所及的一切涂成白色。
吱呀
风刮过低矮的实木小屋,发出的声响尤如鬼哭,王驰推开满是积雪的木门,对着一片白色的风景发出低声感叹:“这是,到了什么鬼地方?”
对于自己的遭遇,王驰说起来都是泪,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海贼本钱,被那个他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