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逃北(2 / 3)

妇孺互相拥抱着取暖,他们闭上了眼睛,除了不断呼出的白气外根本看不出是活人,被紧紧守护在中心的幼儿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好奇的望着灰黑色的天空。

男人名叫程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原农人,自晓事起,他的世界便是所在的方圆五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日没夜的干活,做工,熬出了男人一身较为有力的筋骨。

一个月之前,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会有一天踏上北逃的道路,乡里的日子虽然苦,可对这样的青壮来说,还算能够煎熬下去。

毕竟,在乡间豪强口中,外地的百姓都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天灾不断,战乱不休,如他这样的青壮早就死在了沟壑当中。

可一切都随着逃亡北地同乡的传话发生了改变,程从从那个熟悉的伙伴口中得知了外界发生的变化,知道了除了脚下土地之外的世界,知道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临。

自小便因为名字被人戏称成虫,可没有人甘于卑微,听完伙伴讲述后的程从回家时,路过地主家的坞堡时,他望着高高的围墙沉默良久,直到手持铁矛的私兵上前呵斥他才离开。

尽管程从一家为主家耕作了几代人,可他们也从未被主家真正接纳,一堵高墙,便轻松隔绝了两个世界。

程从不明白什么叫做剩余价值,什么叫做剥削,什么叫做生产资料,可他,以及所有向间为人庸耕的黔首都明白,他们的苦难根源,便是土地。

有人对北岸公孙度的政策将信将疑,不愿意相信有人会如此好心对待百姓。

有人对曹操报以希望,认为曹使君这样的好人定不会容忍那些地主继续迫害他们。

但更多的人则是沉默着,只是,在转身的瞬间,这些人往日里灰暗的眸子里中多了些别的东西。

没有串联,没有沟通,黔首们默契的交换柴火,盐巴,粮食,许久不见的炊烟接连升起,妇人们弯腰忙碌,制作出一块块巴掌大的干粮,男人们制作爬犁,凭借经验估算着天气变化。

某一日,当坞堡内的豪强过惯了酒肉生活,想要出坞堡,带着仆役私兵,好好在乡野里施展威风时,这才发现,宁静的乡间小道上,再也没有了前来谄媚讨好的黔首。

田联阡陌的土地边,一座座棚屋人去屋空,那些本该属于豪强的财产们,统统不见了踪影!

踏踏踏!

忽地,程从的回忆被这阵声响打破。

远处,曹军的旗帜隐隐飘荡,旗帜下的骑兵冲击着冰雪,朝着他们狠厉冲来。

马蹄踏在冰面上的声响惊动了冰面上的迁移队伍,惊醒了陷入迷梦中的河南地流民。

“曹军来了!!”

不知是谁的一声大喊,将沉默的行军队伍彻底惊醒,刚才还是一条直线的队伍,立刻散乱开来,牵引爬犁的青壮们不安的转头打望,待看清了冰面上的铁马,吓得面无人色的他们使出了吃奶的力道拉拽着爬犁前进。

或许是牵引力道的变化,亦或者是人的求生欲作祟,不断有人从爬犁上落下,但此等紧急状态下,无人敢于停留营救。

“哇哇.....”

有幼儿于混乱中遗落,新生的他没有了温暖怀抱,对陌生环境的恐惧让他发力哭喊,凄厉的哭喊瞬间传遍了冰面。

“当家的,等等我!!”

遗落的妇人哭泣着呼喊着,爬起来向着爬犁追去。

“快逃!不要回头!”

跌落的老人挣扎着站起,自行选择下车的他内心十分平静,望着减轻重量的爬犁飞速远去,老人的眼中满是浊泪。前方牵引爬犁的青壮回头,似是在对他喊着什么,老人摇头,干瘦的手臂扬了扬,呼喊声遗落在风里。

踏踏踏!

马蹄声更加近了,活人毙命时的呼喊接连传入老人的耳中,他沉默的回头,就见一把雪亮的长刀迎头而来。

如镜的刀面上映照下,老人刹那间回顾了一生。

他的一生全是穷苦,不论士人口中的明帝治下的太平盛世,还是灵帝之后的混乱年代,老人的生活都没有受到多大的改变。

他们一家都是佃户,靠着租佃别人家的土地,兼之到豪强地主家做长短工过活。

在河南地的乡间,人们对曹使君称赞有加,认为他让兖州免去了战火之苦。

在百姓的朴素观念里,曹操这样的人物算是好人,毕竟他给百姓带来了好处。

可老人不甚明白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