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新军(1 / 3)

“降了?”

正在进军的徐荣收到前方军报,饶是他身经百战,此刻也是惊讶不已。

“正是,河内太守张扬已经派遣使者前来,将军是否接见?”

回信的斥候连忙颔首,说着回头看向身后几个狼狈不堪、满身风尘的身影,指点着对方询问道。

徐荣略微蹙眉,他瞥了眼斥候身后的几个狼狈身影,抿了抿嘴,最终还是摇头:

“不必了,某得到的军令是接手河内郡之地,至于是战,还是和,不在我手。张扬开出的那些条件,还是说给主公听吧。

去,送这几位使者前往邺城。”

说完,徐荣打马,招呼身后的军队继续前行,自从在长安遇险后,徐荣便明白了一件事,战场厮杀他是好手,政治斗争,人心鬼蜮却不是他所擅长,此刻他回避,也是为了将来着想。

随着徐荣的下令,身后的文书官立刻书写命令,盖上印戳,以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将口语命令以文书方式下发了出去。

文书官背后的传令兵接过命令,翻身上马,四散而出,将主将的命令传达四方。

“将军有令,全军进发!”

背插小旗的传令兵骑着马,来到一队队停驻在原地的队伍面前,向着军队主官宣读主将命令,整个过程流畅而不显得混乱。

徐荣从高处望去,刚刚盘踞在山间的军队,随着传令兵的依次到达,立刻开始舒展身体,展露出他们的獠牙起来。

行军的次序,各部的位置,前锋、后卫,侧翼遮护,以及撒放的斥候,军兵各司其职,随着军中规制开始行动。

轰隆隆。

前锋所属的大群马队率先出发,马蹄踏动的声响恍若雷鸣。

徐荣策马停在半道,目送着一队队部伍从眼前越过。

“将军,斥候所说应当为真,那些使者手里有张扬的书信。属下亲眼所见,使者出示了张扬的亲笔书信,立即瓦解了咱们手里那些顽抗官僚们的抵抗心思。

嘿嘿,依我看,这些人其实也都怕了,现在就着张扬给的台阶往下爬呢。

再者,有我大军在侧,那些坐大的地方豪强如何强横,也翻不出一点浪花来。”

旁边,一身戎装的韩忠策马靠近,抱拳低声对着徐荣禀报着,说起河内郡的士族豪强的做派时,其人脸上露出明显的不屑之态。

或许是在冀州经历多了对士族豪强的征讨,韩忠等人早已对士族祛魅,见多了在屠刀下瑟瑟发抖的士族子弟,这些人压根不认可士族的地位权势,

“嗯,知道了。无论张扬是否诈降,我等后路务必确保通畅,万不可掉以轻心!”

徐荣闻言颔首,在他看来张扬的投降应当为真,只不过军事是最需要提防低概率事件的,他还是不厌其烦的叮嘱韩忠,为大军看好后路。

“将军放心吧!”

韩忠用手在胸前的钢甲上敲了敲,肃声保证道。

徐荣看着眼前的稳重汉子,两人有过共同逃亡的经历,关系自不一般,对于韩忠的办事风格,他也很是放心,当即点头不再说话。

此刻徐荣的脑子里,想的最多的还是军事。

从刚才简单的军令传递,徐荣管中窥豹,就能看出眼前的军队执行力远超同侪,加上这些人本就超出常人的战斗经验,配置足够精良的甲具武器,其战力,已经是天下罕有了。

从他眼前掠过的军队不过万数,这样的规模,与此刻天下诸侯相争,动辄十万大军相比,人数的确不如,可要论起实际的战斗力,却尤有过之。

徐荣参与过辽东军事学院的组建,相比其他将领,他更为了解公孙度对新式军队的构想,那便是尽全力开发冶铁进步、火器技术的领先等技术优势,让军队战力时刻处于领先地位。

说起来,在这个年代,军队始终带着浓厚的个人色彩。一个优秀将领往往能改变一支军队风貌乃至战力。

盖因军队是个阶级分明,并且推崇强者的地方,一个将领若无威望,便不能使上下服众,那便不能让军令通达全军,这是现实,同样也是痼疾。

因为对普通军人来说,他们还未形成对国家、势力的认同感,上了战场后更多还是依靠个人崇拜在战斗,这也是战场上敌将大纛折断便能使得战场局势改变的根本原因。

在这方面,徐荣也算是行家,早在凉州军队中,他便靠着一系列军功登上了高位,在军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