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战略(1 / 3)

正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往刘备挣扎于乱世之中,只求苟活,也只有在割据青州一地时才有时间与实力为未来考虑。

刘备不懂什么叫做战略,可他却从公孙度的崛起轨迹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盖因他与公孙度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二人都是不受此时主流士族所喜的底层出身,也都是靠着军功博来出身,最终得以割据一地,有了诸侯之实。

在公孙度没有出现之前刘备并不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有何不妥,夜深人静之时可能还会为他创建的功业感到欣喜,可人就怕比较,与公孙度的陡然崛起,并且大有吞并天下的威势相比,刘备此时的实力,简直有若丧家之犬!

正是有了危机感,刘备开始对照着公孙度的轨迹反思自己的选择,发现当前的他看似割据一地,能够与曹操这样的老派士族平等相待,可若认真对待,他却发现自己正在逐渐陷入死地。

刘备崛起的时间还是太晚了,以至于他没来得及占领东莱、北海等可以作为战略后方的疆域,没有稳固的后方,哪怕他而今占领的济南国经济繁荣,物产丰富也不能改变他的战略窘境。

这些问题刘备在脑海中思虑良久,此刻面对两位结拜兄弟,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当即和盘托出:

“青州已经不是善地,我等想要求生,以至于立下功业,就一定要跳出当前的窠臼,再闯出一片天地来!

兖州虽然繁华,可我等都是外人,受到的掣肘定然不少,更为重要的是,此地临近河北.....”

说到这里,刘备抿了抿嘴,情不自禁的摇了摇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旁边的关羽张飞却是领会了刘备意思,当即极为赞同的点头,这段时间与公孙度为邻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盖因他们是亲眼目睹了那帮明明不是公孙度嫡系的黄巾军,在公孙度的援助下,一步步壮大,由原先的羸兵,渐渐成长到让关张二人都感到无可奈何的地步。

这种眼睁睁看着双方实力差距逐渐拉大的无力感,让兄弟三人都感到无比丧气,许多日夜,刘备辗转反侧,想着干脆投靠公孙度,老老实实做一富家翁了事,可只要想到老母对他的期许,自己的振兴汉室理想,终究让刘备放下了此类消极想法。

“那,为何大哥要派简雍前往东郡,与那陈宫联合?既然无意东郡,我等出兵岂不是为了那陈宫做嫁衣,这些人可都不是善茬。”

关羽见此,有些不解的开口道。旁边的张飞同样点头,眼神清澈,就差说一句俺也一样。

刘备颇为自得的抚须笑道:

“我只答应与那陈宫联合,可出兵几何,如何作战,可都不在盟约里。此次张邈、陈宫所为,是真的激怒了那曹孟德,我了解曹操,此人可不是个心胸开阔的人物。

前任九江太守边让曾经讥讽过曹操,今年开春,曹操以莫须有的罪名,屠戮了边让全家老小。手段之酷烈,天下罕有。

不然,尔等以为,为何陈宫等人好日子不过了,要冒风险去造他曹孟德的反?”

谈到兖州的内情,刘备点到即止,这些情报大多来自兖州的墙头草,这些人向着刘备、曹操、乃至公孙度输诚,境内情报不要钱的往外送,可谓谁都不得罪。

关羽、张飞颔首,二人对政治并不关心,此类问题他们都是对刘备言听计从,此刻只是作为听众,听着刘备的后续计划。

“我的真实目的,其实并非兖州,而是南边的徐州之地。徐州有消息传出,陶谦病重,其子并无威望统率群臣,徐州内乱在即,正是我等的入主良机。”

关羽闻言,站起身来到室内一张舆图面前,看着徐州的地理位置,眯眼观察良久,不由连连颔首:

“徐州地处东海之滨,北方有群山阻隔,只要守好山间要道,便可防御青州黄巾的侵袭。西边是泰山,虽然有泰山贼作祟,可这些人都是匪类,并无大患。只要布置重兵在沛县、彭城一带,便可抵御来自兖州、豫州的敌兵。

南边有淮水、长江两条水系作为天险,可谓要地!

若是能占据此地,安稳发展几年,我等定然不能比那公孙度差了!”

“云长所言,深得我心!相比徐州的位置,我等当前可谓绝地,某经常半夜惊醒,深恐公孙度大军来袭!”

刘备对关羽笑着颔首,亲切的拍了下对方手臂,同样来到地图前,指着上边的山河地形道:

“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