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竹简(2 / 4)

多让了吧!关键是,这些人手里的军器,也太多了些!”

想到刚才驿站中人人手持弓弩的场景,饶是崔钦这样的豪族子弟,也不由嘬牙花子,他明白,这便是开办水力工坊的后遗症之一了。

生产力的飞速提高,让弓弩这样的军事物资不再变得紧缺,这就使得豪族在太平时节费心费力囤积的那些铠甲弓弩价值大减。

而随着战事结束,大量军资流入民间,使得普通黔首能够熟练使用强弩,这时候,就连以往高高在上的士人,行为做事,也要考虑再三。

毕竟,在火器尚未普及的年代里,强弩也算是一种众生平等器。

蒙头吃完一餐还算美味的餐食后,崔钦等人再度启程,商队之人仍旧各司其职,好像并未发生什么变化,只是这一回,众人在路过那些连排房屋组成的农庄时,变得更加谨慎了些。

另一边,申河立刻将擒拿的匪徒押解前往县城。

而就在城门口,正要入城的申河看见了一抹熟悉的身影。

“栓子哥!你回来了?”

见到赵栓的一瞬间,申河便将他认了出来,尽管眼前的汉子脸上多了几道伤疤,身上也凭空有了股生人勿近的煞气,可申河还是将他认了出来。

“嘿,申河!正巧,军官轮流休假,正好轮到我,我想着,正好回来瞧瞧!”

再度见到申河,赵栓眉眼上也多了一抹喜色。

尽管申河在赵栓的前半生出现的时间不长,小时候的申河,两人同为奴仆经历过共同苦难,到了后来,长大后的申河归来,打破了赵栓前半生的平静,让他这种老实农夫一脚踏进了军人生涯。

往日的一幕幕在赵栓的眼前闪过,让他不由露出温和笑容,旁边给赵栓牵马的亲兵见状,脸上露出惊讶神色,他想不到赵栓这种铁面人,也有露出如此表情的时候。

“哈哈,大喜事啊,今日一见,咱们一醉方休!”

申河没有在意赵栓身边人的神色变化,他还是如往常那般,把着赵栓的手臂,要与他一起喝酒。

“喝!”

晚上,高大坞堡壁遮蔽下的农庄内,一丛丛篝火升起,赵栓与一众庄户百姓相互敬酒,饮胜的呼喊连绵不绝。

喝的起劲时,赵栓像是想起了什么,他从分配给他的屋子里取出一个麻布裹着的包裹递给在场的申河。

“什么东西?还挺沉?栓子哥发财了?”

申河接过包裹,掂量着重量,口中调笑着开口。

“唔,你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赵栓也不多说,指点着包裹,眼神放空,再度回忆起赵二哥全家上吊时的场景,当时的悲凉绝望,现在想起都让他心头发寒。

申河将面前的米酒一饮而尽,随后擦擦手上的酒渍,小心打开包裹的外皮,待看清楚里边的竹简,很是意外的看向赵栓:

“这玩意是竹简!?我还是第一回见!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我看看......唔,看不明白!”

申河对眼前的竹简来了兴趣,然而,当他兴致勃勃的翻看竹简时,却被其中艰深晦涩的字眼给劝退了。

“唔,这书原本是赵二哥的。二哥家没了后,我便将此书藏了起来。这回回来,就是要将此物送给大家伙。听闻农庄要开办庄学,教授子弟识字算数,这书便算作我的礼物吧。”

“二哥啊.....他是个好人。只是,可惜了!刘先生,你来看看,这书,怎么样?”

申河听赵栓说起赵二哥,不由回忆起那个温和乃至有些怯懦的读书人,想到他的结局,饶是申河见惯了人间惨剧也不由抿抿嘴,最后,他将竹简递给了在场的一位农庄管事,语气尊敬道。

眼前的刘先生乃是州府下派的农庄管事,其人祖籍辽东,算是第一批农庄子弟,得益于辽东的飞速发展,这些子弟迅速成长,并且在农庄体系中获得升迁提拔,被调到了冀州来。

刘先生接过竹简,小心将之翻开,待看清了里面内容,脸上露出了些许尴尬神色。

“怎么了?”

赵栓一直注意着刘先生的表情,见到他神色变化,当即微微倾斜身子低声询问道。

知晓赵栓身份的刘管事恭敬回应道:

“回禀赵校尉,这书,若是在下辨析正确的话,应当是论语解析,还是北海郑公所著。对那些士族来说,也算价值不菲!但,对农庄子弟来说,用处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