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别着急,开胃菜后才是正餐!(2 / 4)

婉清只能忽悠赵雅琴,说天底下长得像的人很多,周基是周基,山鸡是山鸡。

尽管赵雅琴半信半疑,但想到香江的混小子和纽约的大商人,这俩人不可能存在关系,便也没再深究!

但不管怎么说,赵雅琴认出了山鸡,还是给叶婉清敲响了警钟。

当天上午,叶婉清带山鸡逛本地企业时,就把这件事说了。

提起赵雅琴,山鸡满眼的想念,要不是眼下身份不对,他真想带着礼物登门,再尝一尝干妈做的红烧肉。

滨海不能久待了,继续待下去难免不会暴露身份,万一身份暴露,叶婉清就要倒霉了!

为了尽快将剩下的项目落实,山鸡干脆退居幕后,将项目落地的事全权交给孙芳几人。

孙芳知道山鸡随时有暴露的危险,也变得认真了几分,天天跟着叶婉清几人全省的跑,不敢偷懒。

终于在10月中旬之前,将20亿的项目彻底落地滨海。

20亿的项目只是个说法,并不代表项目落地后,价值就真的只有20亿,而是远超20亿的!

这其中包括技术转让,易货贸易,都是有溢价的,

尤其是技术转让,江省为了彻底承包下来,原本8亿的美金,最终敲定9亿交割。

这看似多花了1亿美金,但对于江省来说,却是大赚特赚!

首先,骄阳对待300项技术的说法是,谁都可以买,但买一份,你就掏一份钱,不限制数量。

技术我不限量,前提是你们必须在骄阳的手里买,如果非骄阳购买商手中出现技术,那就是违规,要摊大责任的!

但滨海花了9亿把300项技术落地,这之后项目再怎么转让,那就是滨海的事,跟骄阳没半点关系,因为彻底买断了。

半价转让给林省和宁省,两个省就是9亿买技术,滨海的9亿就回本了,还有其他省份的折扣技术转让呢?!

好吧,滨海高层本以为大赚的买卖,上级开口了,300项技术滨海买了之后,要全部一折转让给其他省份。

也就是说别人只要花一个亿就可以在滨海这里买到价值9亿的300项技术,因为是国内交易,所以用华夏币结算。

且有的省份不需要那么多技术,可单独选买技术,都按原技术的一折购买,美金变华夏币!

好嘛,算上汇率,算上折扣,滨海花9个亿美金购买的300项技术,转手就要白菜价共享给其他省份。

有苦难言吗,也不算,9亿美金按汇率差不多等于27亿华夏币,27亿华夏币的技术,又要按照一折转让给其他省份,

这看似是赔钱的买卖,但架不住国内省份多啊,虽然不能每个省都花2.7亿华夏币购买滨海的300相技术,

可就算拆开来卖,数量上来了,滨海也是绝对赚钱的!

当然,好事不可能让滨海全占了,那其他省份能乐意吗?!

2.7亿买项目可以,可各个省份都穷,我们没钱买咋办,拿东西抵债,我赊账可以吧?!

于是乎,关于技术转让这一块的利益,滨海真的算是无私奉献了,

有物资的,那就技术换饱和物资,没钱的没物资的,那就白纸黑字欠条盖章...

关键当下各省都穷啊,最后滨海的财务部门一核算,技术都转让出去了,换回来的钱款和物资加起来都不足8亿华夏币!

倒是各种欠条能攒了几箩筐,可这玩意短时间内也要不回账,甚至最后能不能要回来都两说...

原本应该借着项目转让可以大捞一笔,结果换回来的全是欠条,江省的领导们一合计,吃哑巴亏吧,谁让咱们是老大哥呢...

但不管怎么样...各省份都用欠条在滨海赊了技术,嘴上不说,心里也要感念滨海的情,毕竟这是人家花美金买回来的!

订单方面,一共4000份代工订单,看似订单数量不多,但实际订购数量却是海量的,且滨海不能独占。

大半个月的时间,省委书记召集了省内,大中小企业的负责人来滨海开会,

按照各工厂的实际产能,将1500份,价值11.5亿美金的订单平摊了下去。

以前只有定点的大型国企才能接外贸订单,现在很多大集体,国营工厂买到了技术,又更换了设备,也能参与到其中。

历时一个月,时间来到1985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