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款攻击机是英法一起研制的,装备两门DEFA30mm航炮,一共7个挂点,其中有两个非常独特的挂点——机翼上方可以挂载2枚格斗弹。
最重要的是,这架飞机可以进行超音速飞行!
最大速度来到了1.6马赫!
虽说米尔顿手上的防空导弹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对这架飞机造成威胁,但是威胁程度不算大,在紧急情况完全可以顶着米尔顿的防空火力执行任务!
要是米尔顿不主动发起进攻,等待他的不仅仅是汇聚在一起的敌军,还有这么一架让他难以招架的飞机。
轰轰轰……
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传到车内,爆炸的频率和强度证明了这一次米尔顿确实是发动了总攻。
“不用在意这些,没有美洲虎,蜻蜓也是勉强够用的……让前线打起精神,不要让米尔顿冲过来就行了。”
“炮侦动起来!”
“……”
……
距离前线更近一点的距离。
一名全副武装的海豹收起AN/PVS-23夜视望远镜,语气有些凝重。
“敌人的工兵正在全力挖掘战壕和临时堡垒,他们截断了泛美公路,铺设了一些地雷……大部分应该是反步兵地雷。”
“有,大概一个连的兵力躲藏在了道路两侧的位置,他们应该有不少反装甲武器,可能还携带了无后坐力炮。”
“暂时没有找到可以炮击的高价值目标。”
“我们必须撤离了,再不往后撤,很可能会被米尔顿发现。”
“……”
早就在前线布置好的,由海豹组成的3人侦查小组正在不停的把手上的情报传到后方。
他们也有些无奈。
虽说直接参与到了这场战斗中,但他们并没有接管指挥权,而且人数规模也相当有限——一个重炮连而已。
手上的这些信息,想要传递到指挥部本来就需要转一手,再加上危地马拉政府军那奇低的沟通效率,很多重要的信息完全没办法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
有的情报有效期,是按分钟来算的!
其实就算没有CIA手上那种无比先进的PDA,海豹们也有办法用比较原始的方式让战场相对透明。
比如让专家绘制一副战争地图,下发到班,在地图上标注好类似“地点1”,“湖1”,“楼1”之类的标识,让士兵们记住。
等打起来的时候,就不再需要让士兵去找一个标志性建筑,然后描述建筑,告诉友军距离建筑多远,在什么方位等等需要二次乃至三次处理的信息。
可惜,危地马拉军队并没有这样的素养,同时指挥层也很一厢情愿的认为,米尔顿主动进攻的可能性不大,绘制一副索洛拉的军事地图没多大的意义。
所以这份军事地图,只在他们这一支临时重炮营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