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宇长舒一口气,睁开双眼。
“果然是温润如水的法门,虽然进境缓慢,但胜在毫无风险,且每一次锤炼,都像是在感悟一次枯荣大道,对心境亦有裨益。”
他没有急于进行第二次锤炼,而是取出丹药服下,默默恢复消耗的心神。
修炼之道,张弛有度。
尤其是神识修炼,最忌急功近利。
……
第二日,天光微熹。
罗宇再次开始了修炼。
有了昨日的经验,他完成一锻的速度快了不少。
当第一次完整的枯荣循环结束后,他没有停歇,立刻开始了二锻。
识海中,竹笋再次破土而出。
这一次,他要求自己观想出的竹林,在规模上要比第一次更大,细节上要更加入微。
如果说,一锻只是勾勒出了竹的“形”,那么从二锻开始,他便要为其注入“神”。
他观想竹叶在风中摇曳的姿态,观想阳光透过竹叶缝隙洒下的斑驳光影,甚至观想清晨的露珠在叶片上滚动的轨迹。
这无疑是更加耗费心神的操作。
仅仅是构筑这片更具“神韵”的竹林,就几乎耗尽了他恢复过来的心神。
当他开始引导竹林“枯荣”时,一种更深层次的疲惫感从神魂深处传来。
“神识之力,终究只是魂之用。”在心神消耗的极限状态下,罗宇对法诀总纲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此刻,他清晰地感受到了“神魂”与“神识”的区别。
在他前世的认知与道教典故的阐述中,“神魂”是本源,是根基。
神魂的强度,决定了湖泊的大小与深度,决定了灯芯的材质与亮度。
它是一个修士生命本源的体现,与修为境界、生命层次息息相关。
而“神识”,则是从湖泊中取出的水,是灯芯上燃烧发出的光。
它是神魂力量的应用与外在延伸,凡人神魂微弱,如萤火之光,神识散乱如雾,只能被动感知。
而修士通过修炼,神魂壮大,便能主动地将这光芒凝聚起来,探查内外,这便是神识。
一个修士的神魂强度,通常与他的修为境界是对等的。
练气期修士的神魂,便只有练气期的强度。
但罗宇不同。
当第二片竹林彻底化为尘埃,回归识海,一股比一锻后更加清晰的凝练之感传来。
他那弥散的神识,似乎又被压缩了一分。
他几乎是立刻就陷入了深度的入定,恢复着心神。
……
第三日,第四日。
罗宇完全沉浸在了这种枯燥而玄妙的修炼之中。
他如同一位最虔诚的工匠,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构筑与凋零的循环。
第三锻……
第四锻……
第五锻……
每一次锤炼,都比前一次更加艰难。
他对观想竹林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形态到神韵,从宏观的生长到微观的细节,力求完美。
竹林在识海中占据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每一次锤炼完成,他的神识都会被压缩提纯一分,总量看似减少,但“密度”和“韧性”却在稳步提升。
到了第四日黄昏,当他艰难地完成“九锻”之后,整个人已经到了极限。
脸色苍白,嘴唇没有一丝血色。
他的识海中,原本弥散如雾的神识,此刻已经凝聚了许多,虽然还未达到化丝的程度。
他能感觉到,自己距离那个门槛,只差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只要完成“十锻”,他的神识便会发生一次质变。
然而,当他稍作恢复,试图冲击“十锻”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竹林不再稳定,观想出的竹叶边缘开始无故溃散。
“失败了……”
他眼中非但没有沮丧,反而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问题出在哪里?”
他仔细回顾刚才的过程。
“我的神魂之力,明明还能支撑,我对紫竹的理解,也通过这几日的格物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法诀的步骤,更是没有丝毫错漏……”
他一遍遍地在心中推演,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