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亦愿往。”
主战派开口,声势滔天,压过范统众人一头。
萧靖凌像是个旁观者,观察着朝堂上众人的反应。
主战派和主和派已经开始言语攻击。
宰相庞师古稳稳站在原地一言不发,太子和二皇子谁也看不上谁,都不率先发言。
萧靖凌随意瞥了眼殿外,羽林军正在换岗,人数显然比之前增加了两倍有余。
他双眼微眯,看向朝堂之上,一种不好的预感,在心底蔓延。
“难道……”
“这一战,是一定要打的。”
黎世基开口便确定了基调,目光锐利的在范统等人脸上扫过。
“朕的大黎,难道要向东罗这样的小国求和?
以后,大黎岂不是任人欺辱?”
“这一战,必须打,而且还要大胜。”
有之前萧靖凌抄家得来的金银,国库充足,黎世基信心满满。
“宰相,你怎么看?”
“陛下圣明,老臣认为,这一战必须要打。”庞师古不说话,就是在等陛下的意思。
“父皇,儿臣愿领兵前往。”
太子黎元信突然开口:
“求陛下给儿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闻言,殿中众大臣互相对视一眼,却是没人开口。
黎世基端坐在凳子上,眼底闪过一丝欣慰。
“你想出去带兵?”
“为父皇解忧,是儿臣的本分。”黎元信说的大义凛然。
‘父皇,儿臣举荐一人。
只要他出手,此战必胜。’
晋王黎元锐紧随其后。
他没有去争夺领兵的权利,而是要举荐他人。
黎世基目光移到黎元锐身上,饶有兴趣道:
“能让你举荐之人,定然是有能力之人。
他是谁啊?”
“回父皇,儿臣举荐驸马都尉萧靖凌。”
黎元锐此言一出,朝堂上宛若炸锅一样,轰隆一声,满是不可思议。
不只是大臣们,萧靖凌被突然点到名字,也有点莫名其妙。
你这是活够了,还是嫌我活够了,竟然推荐我。
黎世基意味深长的盯着黎元锐:
“说说你的理由。”
说着,他看向角落里的萧靖凌:
“驸马都尉,你也上前来。”
萧靖凌领旨,上前两步,站在庞师古旁边。
“父皇,驸马都尉文韬武略,冠绝京都!
自幼在塞北军中长大,深谙兵事!
儿臣认为,让他去东海,此战定胜。”
“当然,驸马都尉不善刀兵。
他可在背后出谋划策,决胜千里。
儿臣愿与之配合,一起去往东海。”
“说了半天,原来是你想去。”
萧靖凌算是明白黎元锐的用心了。
自己想去,还要拉个垫背的。
还是他知道些什么?
“驸马都尉,晋王推举你,你怎么看?”黎世基开口。
萧靖凌微微拱手:
“陛下,臣知道晋王是好意。
希望臣能为国效力,臣同样求之不得。
但是,臣恐怕没那个本事。”
“臣虽是在军中长大,但已经十年未出京都,怎么会带兵打仗?
晋王高估微臣了。”
萧靖凌此时可不想出风头。
最为关键的是,他清楚黎世基不会让他出京都的。
更别说带兵了。
黎世基微微颔首,算是认同萧靖凌的话。
“你看来,他们两个谁领兵合适?”
问题抛给萧靖凌,他稍作思考:
“陛下,这种难题,还是你自己解决吧。
我可不想得罪两位殿下。”
“不过,陛下非要臣说的话。
臣觉得,两位殿下身份尊贵,都不易上战场。”
黎世基认同的点点头:
“你们两个就退下吧。”
他低头望向殿中百官:
“南徐郡的叛乱,秦光处理的如何?
能否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