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立着,都刻着槐花图案。下葬那天,村里的乡亲们、非洲的老马、欧洲的农户代表、可可西里的巡护员,都来了,大家手里捧着槐花束,放在谢昭蘅的墓前。老马哽咽着说:“谢老爷子,您放心,我们会把‘长情槐’种好,把您的精神传下去。”
谢昭蘅走后,谢念槐成了谢家的“主心骨”。她不仅要继续研究“长情槐”的种植技术,还要照顾年迈的鱼灼音和林致远、谢长琴。有天夜里,鱼灼音拉着谢念槐的手,轻声说:“你爷爷走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他说你性子韧,能扛事,以后这个家就交给你了。”谢念槐点头,眼泪掉在鱼灼音的手上:“奶奶,您放心,我不会让爷爷失望的。”
接下来的几年里,谢念槐带着团队,把“长情槐”种到了更多地方——亚洲的山区、美洲的草原、大洋洲的岛屿,每到一处,都留下了“长情”的种子。她还在全球建立了“长情槐种植基地”,让当地的农户掌握种植技术,自己致富。有一次,她在南美洲的种植基地考察时,看到一个当地的小女孩正在槐树下读书,小女孩看到她,跑过来递上一朵槐花:“阿姨,谢谢你带来这么好的树,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把好东西分享给大家。”谢念槐接过槐花,心里满是温暖——这就是爷爷说的“代代相传”啊。
谢思槐的“槐花运输书包”也在全球推广开来,不仅用于运输槐花,还用于运输药品、教材等急需物资。在非洲的偏远村庄,在南美洲的山区,都能看到“槐花运输书包”的身影。有一次,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来到谢家小院,给谢思槐颁发了“全球公益创新奖”,称赞他的发明“用科技温暖了世界”。谢思槐在领奖台上,依旧说着那句话:“这都是爷爷教我的,要把根扎在土地上,把心放在别人身上。”
谢昀庭的“万物语”翻译器升级到了第十五代,不仅能和动物交流,还能实时监测生态环境。他带着翻译器,走遍了全球的自然保护区,帮助无数濒危动物摆脱了困境。有一次,他在亚马逊雨林发现了一群受伤的金刚鹦鹉,用翻译器了解到它们是因为栖息地被破坏才受伤的,立刻联系当地政府,建立了“长情槐保护林”,给金刚鹦鹉提供了新的家园。现在,“万物语”翻译器已经成为了全球生态保护的重要工具,谢昀庭也被评为“全球生态保护大使”。
谢今禧则一直在航天领域发光发热,她参与设计的“槐花二号”空间站模块成功发射,模块里不仅种着“长情槐”,还搭载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植物种子。
“这是一个‘太空植物园’,”谢今禧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全球的科学家一起研究太空种植技术,为人类的未来探索更多可能。”
喜欢七零军嫂,挺着孕肚搞科研请大家收藏:七零军嫂,挺着孕肚搞科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