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谢今禧的《星际回响》线上展览在全球同步上线时,地球与火星的夜空仿佛被同一片星光点亮。全息投影中,火星遗迹的银色纹路在虚拟星海中缓缓舒展,古代文明迁徙的动画伴着谢今禧温柔的解说词流淌:“三千年前,他们带着对生存的渴望穿越星门;三千年后,这道光芒再次亮起,不是为了逃离,而是为了人类文明的‘新生’。”
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幕前,人群屏息凝视着星图上“新生”星球的光点;火星基地的观景台,宇航员们摘下头盔,任投影的星光落在脸上;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实验室,鱼灼音的团队暂停了星核石监测,透过舷窗看着屏幕里谢今禧绘制的“星门开启”想象画——画中,地球与火星的能量纽带交织成桥,人类的飞船正穿过光门,驶向银河边缘的蔚蓝行星。
展览上线两小时,全球观看人数突破20亿。社交媒体上,#人类共赴新生#的话题迅速登顶,无数网友晒出自己画的“星际梦想”:有孩子画着带着宠物狗的火星移民舱,有老人画着地球与新生星球的“友谊树”,还有科学家分享自己对未知行星大气成分的推测。联合国会议室内,原本僵持的各国代表看着实时滚动的网友留言,脸上的凝重渐渐消融——当全人类的目光都聚焦于“共同的未来”,狭隘的竞争壁垒开始松动。
“我们不能让政治分歧阻挡文明的脚步。”谢长晏的声音再次出现在联合国通讯频道,他身后的屏幕正播放着深海实验室传来的画面:星核石与火星晶体的能量波动愈发同步,石墙上的“星门”纹路已亮起大半,“古代文明将星图留给全人类,我们没有权利独占,更没有权利放弃。我提议,成立‘星际启途联盟’,由各国科学家共同主导星门验证计划,所有数据对全球公开。”
三天后,联合国正式通过决议,“星际启途联盟”在地球研究院与火星基地同步挂牌。谢昀庭被任命为技术总负责人,鱼灼音牵头组建地球-火星能量共振团队,谢今禧则作为“文明传承大使”,持续通过艺术展传递计划进展。当第一台无人探测器“寻路者号”在火星发射台准备就绪时,全球数十亿人通过直播见证了这一时刻——探测器的外壳上,印着谢今禧画的淡蓝色能量纽带,纽带两端,分别刻着地球与火星的轮廓。
寻路者的试炼
“寻路者号准备发射,能量同步装置参数校准完毕。”谢昀庭的声音在主控室沉稳响起,屏幕上,火星晶体与地球星核石的能量曲线已重叠成一条平滑的蓝色光带。谢今禧站在他身旁,手里攥着从遗迹石墙上拓下的纹路拓片——拓片上的六边形图案正随着能量波动微微发烫,像是在为探测器“引路”。
“3,2,1,发射!”随着指令下达,寻路者号拖着淡蓝色尾焰升空,很快抵达火星遗迹上空。当探测器底部的微型晶体与遗迹中心的蓝色晶体形成共振时,地面突然震颤,遗迹石墙上的银色纹路瞬间全部亮起,交织成一道直径十米的圆形光门——光门内部并非黑暗,而是流动的星雾,星雾中隐约能看到“新生”星球的轮廓。
“能量稳定!空间通道已建立!”谢昀庭的团队成员激动地大喊,屏幕上的实时数据显示,通道内的引力场、辐射强度均在安全范围内。寻路者号缓缓驶入光门,镜头传回的画面让全球观众屏住呼吸:通道内,无数光点如萤火虫般掠过,这些光点竟是古代文明留下的能量印记,它们组成一幅幅动态画面——有穿着长袍的古人在星门旁祈祷,有载满植物种子的飞船驶向未知,还有孩童在新星球的草地上追逐蝴蝶。
“这是古代文明的‘星际日记’!”谢长晏在地球研究院的屏幕前红了眼眶,“他们在告诉我们,迁徙不是终点,而是文明延续的开始。”然而,就在寻路者号即将驶出通道时,屏幕上的能量曲线突然剧烈波动——火星晶体的输出功率莫名骤降,光门开始收缩,探测器的信号出现杂波。
“怎么回事?”谢今禧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谢昀庭立刻调出火星晶体的监测数据,脸色一沉:“是晶体内部的能量节点出现损耗!三年前激活遗迹时,晶体已经消耗了30%的能量,现在持续共振让损耗加速了。”地球深海实验室里,鱼灼音也发现了异常:“星核石的温度在上升,再这样下去,可能会引发深海热泉喷发!”
全球直播的画面突然卡顿,网友们的留言瞬间刷屏:“别让寻路者号消失!”“我们能帮上什么忙?”谢今禧看着屏幕上逐渐暗淡的光门,突然想起自己在遗迹现场的发现——石墙上的纹路除了坐标,还有一组“能量循环”图案,图案中,火星晶体与星核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