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设计等领域的20多名年轻人,他们带着新想法、新技术,给“老品牌”注入了新活力。
在产品创新上,研发团队不再局限于“花茶”“糕点”等传统品类,而是围绕“槐花”的特性,开发出更多符合年轻人需求的“新物种”。针对年轻人“养生但怕麻烦”的特点,推出了“槐花速溶茶粉”——采用低温冻干技术,保留槐花的香气和营养,不用冲泡,直接用温水就能冲饮,还能搭配牛奶、咖啡,做成“槐花拿铁”“槐花奶绿”,上市后成了不少上班族的“养生标配”,首季度销售额就突破了1500万;针对年轻人“喜欢新奇口味”的需求,研发出“槐花益生菌软糖”“槐花燕麦脆”,把槐花与益生菌、燕麦结合,既有槐花的清香,又有营养,软糖还做成了槐花的形状,粉白相间的模样格外讨喜,上线后在电商平台的“零食热销榜”上稳居前十,甚至有不少家长把软糖当作“健康零食”买给孩子;针对年轻人“注重场景化消费”的习惯,还推出了“槐花露营套装”,里面包含便携装槐花茶、槐花饼干、可降解槐花纤维餐布,刚好满足2-3人的露营需求,去年夏天露营热潮时,这套产品一度卖断货,不少用户在评价里说:“带着槐花香去露营,连风都是甜的。”
更让人惊喜的是,研发团队还把“槐花”与“美妆”结合,开辟了新的产品线。团队发现槐花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湿、舒缓功效,便联合化妆品研发机构,经过8个月的反复试验,推出了“槐花护肤系列”,包括槐花爽肤水、槐花面膜、槐花护手霜,所有产品都以“槐花提取物”为核心成分,不含酒精、香精等刺激性物质,包装采用极简的白色设计,印着淡淡的槐花图案,主打“天然温和”的卖点。产品上线前,团队邀请了500名敏感肌用户进行试用,90%以上的用户反馈“保湿效果好,不刺激皮肤”。正式上市后,槐花面膜凭借“敷完皮肤水润不紧绷”的口碑,短短半个月就售出10万片,甚至有美妆博主专门做了“槐花面膜测评”,视频播放量超过200万,带动整个护肤系列销售额突破800万。小林说:“以前大家只知道槐花能吃、能喝,现在我们让槐花能‘用’,既拓展了产品边界,也让更多人感受到槐花的价值。”
在技术创新上,“槐香”把数字技术融入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让“老产业”搭上了“数字化快车”。在种植端,团队给20个核心种植基地的槐树都装上了“智能监测仪”,监测仪能实时采集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温度等数据,数据会同步传输到“智慧种植云平台”,农户和企业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就能查看。如果土壤湿度低于标准值,平台会自动发送提醒,农户点击手机就能启动智能灌溉系统;如果监测到病虫害迹象,平台会根据数据匹配防治方案,指导农户精准使用生物防治药剂。在山东临沂的种植基地,农户老陈以前每天要围着20亩槐树林转好几圈,查看长势、浇水施肥,累得腰酸背痛,现在有了“智能监测仪”,他坐在家里就能管理槐树林,还能通过平台学习种植技术。老陈说:“以前种槐树靠‘看天吃饭’,现在靠‘数据吃饭’,不仅省了力,槐花的产量还提高了10%,质量也更稳定了。”
在加工端,企业引进了“智能分拣设备”,解决了传统手工分拣效率低、标准不一的问题。新鲜采摘的槐花运到车间后,会先通过“视觉识别系统”——设备上的摄像头能精准分辨槐花的大小、颜色、完整度,还能检测出混入其中的杂质,然后通过机械臂进行分拣,把符合标准的槐花分成“特级”“一级”“二级”,不符合标准的槐花则会单独分拣出来,用于制作槐花肥料或槐花纤维。以前20个工人一天才能分拣5吨槐花,现在智能设备一天能分拣20吨,效率提高了4倍,分拣标准也更统一。而且,设备还会把每一批槐花的分拣数据记录下来,上传到“产品溯源系统”,消费者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槐花的分拣时间、等级标准,吃得更放心。
在销售端,团队打造了“私域流量运营体系”,通过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社群等渠道,与消费者建立紧密联系。企业会在公众号上推送槐花种植故事、养生知识、新品资讯,还会定期举办“线上互动活动”,比如“槐花食谱征集”“晒出你的槐花生活”,参与活动的消费者有机会获得槐花茶、槐花糕点等礼品;工作人员会把购买过产品的消费者添加到企业微信,根据消费者的喜好推荐产品,比如给喜欢养生的消费者推荐槐花速溶茶粉,给喜欢零食的消费者推荐槐花益生菌软糖;社群里还会定期组织“老用户品鉴会”,提前让老用户试用新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