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姑姥姥家温馨一家人(2 / 3)

员”啊!

    这啥家庭啊,给双胞胎找工作全是八大员里的铁饭碗,还是正式工,这花多少钱都值了,还得关系过硬。

    魏永诚说,别提了,可辛苦了,骑着自行车,背个邮包,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穿行,送信送报纸的,也挺累。

    下班了还得骑车去接这个小姑奶奶魏大珍下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7章姑姥姥家温馨一家人(第2/2页)

    他特别想去派出所当民警,可惜没去上。

    傅红雪说,八大员也挺好,你就知足吧永诚哥!

    去年年底,我们村有一批十七八岁的知青,都是从京市来下乡插队的,粮食都吃不上。

    一场大雪,房子都塌了一间,压了两个男知青!不过没受啥伤。

    等开春了,他们就得开始下地干农活了,风吹日晒,收成也不一定年年好,毕竟靠天吃饭。

    魏广臣听着红雪的话,连连点头,用眼睛瞪着永诚和大珍,又叹口气。

    感叹着,花那老多钱,还不是怕孩子去下乡插队么。

    我和你们奶,一辈子没求过谁,为了你俩有份好工作,真是……老脸豁出去了都。

    他们那一辈吃苦就算了,咋能舍得让大珍和小诚去插队啊,尤其是大珍,长这么俊,才十七岁,花骨朵一样的大孙女!

    魏永诚说:“我也是花骨朵一般的大孙子啊!”

    把大家都逗乐了。

    魏老爷子还说,二珍都十四了,唉,过两年也愁。

    二珍就在那跟爷爷说,她不怕,以后到了她的班儿,要插队的话也没啥,可以去乡下,去打猎。

    傅红雪心想,小丫头还是个孩子,不知道插队究竟是啥样呢。

    作为后世人,她清楚插队知青的苦,这才67年,刚开个头呢,今后一批批知青会越来越多。

    不过,以一家人对孩子的疼爱。

    二珍过两年多半也是能留在城里的,实在不行,她妈不是还有工作么。

    这年代都讲究“接班”,子女接父母的班,就可以不下乡,毕竟下乡插队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城市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傅红雪听姑姥姥还说了点往事。

    她和老魏早年参加革命,头一个孩子魏志峰刚生下来不久,就送去搁在彭莉娘家养到六岁的。

    魏志峰小时候,舅舅彭宝昌天天抱他,带他玩,虽然很多记忆因为太小已经没了,但是两人之间这份感情很浓。

    ……

    吃完了晚饭,彭莉把傅红雪和月月、小包子领到西屋,这个屋之前是魏永诚自己住。

    今天开始让他去爷奶那屋住吧。

    本来老两口带着小龙一起住,大珍姐仨住一个屋,魏永诚住一个屋,魏志峰夫妻住一屋。

    家里四间屋子是这样分配的。

    现在把小诚的屋子腾出来,正好给红雪姐仨。

    等彭宝昌过来,也去东屋住,彭莉和老魏的屋子最大,大炕住下四大一小,一点问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