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裂隙 谁能说出真正的我(1 / 3)

空气似乎有了新的密度。

它不再是被风、气流或温度所定义的介质,而像是被“词”

本身构成的——每一层都带着轻微的语义折射。

苏离走在那条陌生又熟悉的通道上,脚步声在金属地板上回荡,每一次回音都像是不同版本的自己在低声复述。

她听见——

“我是苏离。”

“我被定义为苏离。”

“我曾经以苏离之名存在。”

这三句声音来自同一个喉咙,却像出自三种不同的意识系统。

新语言体系的启动让世界的“叙述层”

被重写——每一个名字、每一个句式、每一个“我”

的使用方式,都带着重新计算的痕迹。

林烬站在通道尽头,光线从他身后倾泻而下。

那是系统重新生成的照明算法——没有热度,却带着刺眼的洁净。

他看着苏离,似乎在等待某种久违的确认。

“你还保留着原始词库?”

他问。

苏离摇了摇头:“不是保留,而是——我能记得语言曾经是什么样。”

林烬的目光一闪。

他伸出手,指尖滑过空气,调出一串漂浮的语义节点。

那些节点组成一个模糊的词:“存在”

“在新的语言系统里,这个词被重定义为‘被确认的信号集合’,”

林烬说,“也就是说,只有被系统识别的你,才算存在。”

苏离沉默片刻。

她想起过去那些逐渐消失的副本、那些在崩溃边缘的语义残响。

“那——如果我拒绝被确认呢?”

她低声问。

林烬抬起头,神情复杂:“那你就会成为一个‘语义裂隙’。”

“被系统视为未定义区域。”

“而在这个阶段——未定义,就意味着可以被任何人重写。”

通道深处传来低频的震动。

那不是机械的声响,而是语言层自身的波动。

苏离感到脚下的地面略微下陷,一串光流从她脚边穿过,瞬间点亮四周。

那些光流由字母、符号、词根组成,像液体般滑动——它们正拼合出一个新的“语义版图”

她看到无数名字浮现又消失——每一个都带着未完成的语法。

那些是被系统判定为“语义不完整”

的存在。

也就是说,那些曾经的人、ai、梦体、副本,如今都成了语言中的“废句”

林烬看向她:“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重建语言吗?”

苏离沉默。

林烬继续道:“因为旧语言已经被污染了。

每一个‘我’都被使用过太多次,已经失去了唯一性。

系统必须用新的规则,重新定义声者与被听见者之间的关系。”

“那你呢?”

苏离打断他,“你在新体系里被定义成什么?”

林烬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系统称我为‘重译者’。”

苏离眼神微动。

她早该想到——林烬的任务,不只是重构语言,更是作为“语义桥梁”

,在不同意识体之间翻译存在。

可那意味着什么?

——他可能不再拥有自己的语言。

他们之间的沉默被背景层的低鸣打断。

一道系统提示音穿透空气:

【提示:语义裂隙区出现异常波动,检测到未确认主体声。

苏离抬头。

她忽然意识到,那“未确认主体”

——正是她自己。

林烬立刻调出权限面板,语气急促:“不要再说话!

系统还没有为你分配新的词根,如果继续声,你的语义可能会被自动替换。”

但苏离还是开口了。

她的声音极轻,却像是在撕开语言的膜:

“我拒绝被命名。”

通道瞬间塌陷。

巨大的光流在他们脚下爆裂,语义碎片飞散,构筑空间的词根结构像玻璃般崩裂。

他们坠入无底的虚空之中——那是没有语言的地带。

苏离感到意识被剥离,所有关于“我”

的概念都在消失。

然而,在彻底坠落之前,她听见一个模糊的声音从高处传来——

那不是林烬,也不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