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要发愤图强的秀才公(2 / 3)

教的那个学子余令不错,有胆气,知书达理,问话答话态度不卑不亢,在教化这一块做的好!”

王秀才松了口气,赶紧道:

“这是学生该做的,劣徒调皮,少不更事,先前定有无礼之处,学生回去就打,一定教好他!”

朱常洛笑了笑,勉励道:

“你是有才之人,国朝永远都缺有才之人,好好学,我希望今年又或是明年看到你成为上卷举人!”

王秀才闻言浑身开始发抖。

此刻的他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觉得这些年浑浑噩噩的度日实在太不应该了,自己太不是人了。

不该写什么小说,不该在京城勾栏流连。

不该总是以今日复明日来安慰麻醉自己,更不该以为朝廷忘了自己这样的读书人。

王秀才深吸一口气,心里悄然发了一个庄重的誓言。

回去后就把自己写的那些艳俗小说全部烧了。

今后安心读书,不负皇恩。

“学生一定要好好读书,为王朝效犬马之劳。”

朱常洛端着酒杯轻轻的跟王秀才碰了一下,王秀才扬起头一饮而尽。

朱常洛端着没动的酒,继续走向下一位。

朱常洛这种地步的人不需要刻意的笼络人心。

就算皇帝不怎么喜欢他,他也是群臣公认的太子。

今后大明朝的万岁爷,最接近神的男人。

他只需要稍微释放一点亲近之意,会有无数人愿意为之肝脑涂地。

别人需要经营情分,他不需要。

因为他是大明未来的王。

如今他只是勉励了王秀才几句,王秀才都已经激动得浑身发抖,血气上涌。

他若稍微来点更深情的……

王秀才能直接激动的昏死过去。

朱常洛端起酒杯走向另一个人,语气依旧平淡。

可他对面人的模样比王秀才也好不到哪里去,激动的都哭了。

这场酒宴人虽然不多,气氛确是极好。

二楼认真看书的余令总是听到三楼的地板发出砰砰的响声。

夜慢慢的深了……

京城里余家却是灯火通明。

门房把过年时才肯挂上的灯笼挂上了,红彤彤的,照亮着巷子里的路。

余家风光了。

自从那送糕点的太监走后,往来的客人就没断过,都想来看看出自宫里的糕点。

都竖着耳朵想来打听一下余小子做了什么,竟然能让宫里的人跑一趟。

就只为了给余家送几块糕点?

但不管外人如何猜测,余员外的腰杆子一下子就硬了。

里长来了,甲首来了,就连衙门的人都来了。

都带着不轻不重的礼物,陆陆续续的上门,寒暄片刻后笑着离开。

走时都拍着胸脯,信誓旦旦道,今后有什么找他们,不要怕麻烦,他们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去解决百姓的困难。

(ps:明朝实行里甲制,城里的组织主要包括里、甲和坊,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

余员外笑着答应,洪亮的嗓门声怕是传了数里远~~~~

虽然余员外也说得不清不白,但宫里的赏赐却是正儿八经的。

这些人都是人精,知道余家一定是出了了不得事,不然这好事凭什么落在他的头上?

太子赏赐的糕点摆在供桌的最中央。

余员外坐在供桌下的,厨娘陈婶他们站在堂屋外。

虽早已过了睡觉的点。

但每个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莫名。

闷闷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望了一眼供桌上的几块糕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爹说这是皇帝才能吃到的糕点。

闷闷虽然懂得不多,但她知道皇帝,皇帝才能吃到的糕点,那该是何等的美味。

难不成比鱼街的麻糖还好吃?

(ps:咱们吃的麻糖源自万历年间,属于我们的特色。)

“爹,哥哥什么时候回?”

余员外轻轻的揉了揉闷闷的头,笑道:

“他快回来了,要不爹先抱着你睡,等他回来了我再叫你?”

闷闷没说话,但她决定还是等哥哥回来。

闷闷觉得自己的眼皮越来越沉重,脑袋也时不时的点啊点。

厨娘已经跑到厨房三趟了,往锅灶里加了三次柴。

她要让水一直是热的,一会儿令哥回来就能洗。

就在她准备跑第四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