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终见长安(2 / 3)

,从里面掏出两枚铜板塞到了陈婶的手里。

寓意好事成双。

对待这样的祝福余员外并未推辞。

在京城打拼多年的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个自己生意为什么做不大的道理,一个为什么南边人做生意很厉害的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宗族。

在南边,村子很大,一个村子有很多姓氏,但他们却认为同村便是同宗,每个人都有一个很强的宗族荣誉感。

理应抱团取暖,所以他们生意越来越强。

余员外知道自己会老,也知道自己会死。

为了让余令和闷闷在自己死后能够活的更舒服一些,那就必须接受大家的好意。

接受了众人的好意,也就代表着余令若是考出去了,一定会回馈众人的好意。

乡亲们能活得更好,余令和闷闷若有什么事也不至于没有人帮忙。

如此,契约就成了,

在今后,余令手底下也有知根知底的人可用,而乡亲们则可以靠着余令的身份和地位往上攀爬。

余令走出去,乡亲们自然也能走出去。

虽然都是在地里刨食吃的穷苦汉子。

但戏文不是说了么,汉高祖就靠一个沛县的人才就撑起整个大汉江山。

余员外不敢想余令今后会活出个什么样子。

但如果这次童考高中,那在屯子里也是唯一一个读书识字之人。

不说别的,有个红白喜事啥的余令去了也得坐高位。

那也是受人尊敬的读书人,也能和衙门的官员说上话。

余员外不信余令不中。

余令还小,有多次试错的机会。

王秀才都快四十了,考了那么多次都没考上,不也在努力的去念书,努力的去参加考试么?

拜完祖宗,在老爹的带领下余令开始拜谢乡亲。

此时此刻余令终于明白,明白为什么在后世一个村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全村要锣鼓喧天的庆祝了。

“谢谢婶婶!”

“令哥高中啊!”

“谢谢刘叔!”

“令哥,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在修水渠,一道金光就从你家蹦出来了,这一次你一定行的!”

正常说话余令还能有问有答。

如果像这样神鬼托梦之言余令就招架不住了。

修个水渠妇人这么说,见个县令都有人说有紫光从北而来,在他们的眼里,官员那就不是人。

那就是文曲星下凡了。

如今要去考最初级的考试,金光出来了……

拜谢了乡亲的好意只有余令回到家开始最后的“临阵磨枪”。

厨娘挺着肚子给余令煮乡亲们送来的鸡蛋。

她说鸡蛋是福,多吃,就能把所有人的福气聚起来。

余令吃鸡蛋只吃蛋白,蛋黄全都塞到了厨娘的嘴里。

两个人都是偷偷的,就像当初厨娘偷偷的给余令塞梅子一样,属于两人的小秘密。

很温馨的小秘密。

余令哪会讨厌蛋黄。

如今的余令可以自豪的说,除了尖尖不吃,他什么都可以吃的下去。

能吃饱就不错了,根本没资格挑,就这样了,余令还总是饿。

“准考证”在供桌上供奉了五天,在第六天的时候它和余令一起出门了。

因为离长安有点远,余员外准备带着余令提前去长安。

离别之时,屯子里的人再次齐聚。

不会说场面话的他们用脚步来述说着祝福,足足送了五六里路。

本来只有一个屯子知道余令要去考试的。

他们这一嗓子喊出去,余令觉得最少七个村的人都知道自己去考一个童子试。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考举人呢。

驴车往前,视野里的城墙越来越清晰,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

放眼望去可以说都是读书人,步行的,骑驴的,还有宁采臣那样打扮的……

余令是考童子试也就是最初级的。

余令不知道,这次来考试的还有比他考更高一级府试和院试的。

院试是三年之内有两次,所以人就显得多了。

王秀才在手札里说。

府试的报名,保结,还有考试的内容同县试差不多。

他还说院试的考试内容与府,县考试也大致相同。

他说,要尤其注重末场。

他说,如果在县考,府考,院考三次末场考试中,皆为头名,也就是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