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不是那么简单(2 / 3)

先进的火器制法。

夫君信里的意思走下一步。

把余家和茹家的铁匠集合起来,支持他们的研究,给予钱财的支持。

不知道为什么,茹慈从夫君的信里看到了恐慌。

肉肉捧着自己男人找人代笔写的信,上面的字一个不认识,她却视若珍宝。

翻来覆去也看不懂什么!

“忠哥,我男人写了啥!”

吴秀忠接过书信,他现在可不是文盲,这一年他每天学习三个字,如今已经可以看懂公文了。

“报平安!”

“哦,我男人他没死吧!”

吴秀忠一愣,赶紧道:“好好的呢,现在在令哥身边当亲卫学本事呢!”

肉肉把信按照折痕又叠了起来。

她有点不明白,这信上面密密麻麻的这么多黑线,到头来怎么就三个字。

很快,她就把把这些抛到了脑后。

没死,还活着,这就够了!

令哥是首领,这个长安里的人都是他的子民。

自己的男人给首领当亲卫,这是百夫长还是千夫长啊。

自己的男人果真厉害。

长安有了京城的消息,茹让也收到了余令的信。

他拿到的信页数很少,余令也没说别的,概括下来就是不遗余力的让更多的人吃饱饭。

三两眼看完了心,茹让喃喃道:

“祝你高中,平安归来!”

……

“哥,你这次一定高中进士.....”

京城的会试开始了,会试的场面比乡试大的多,人也多得多。

余令觉得全大明的举人都来了。

坐在考场里的余令想着早间所见的场景无奈的叹了口气。

有考生把进入考场的“浮票”丢了,被护卫拦下进不来考场,抱着包裹在那里大声地嚎哭。

惹人心疼。

“浮票”就是准考证。

“浮票”上面非常详细的记载着考生五官特征、身高、肤色等信息。

这是防止作弊的,丢了,就没法证明你是你自己。

哭死都进不去。

余令想不到都考了这么多次了怎么还会犯错。

这一丢就得等三年,这次还好点,是恩科,明年可以再考一次。

余令号子的对面是宋应星。

望着他,余令想到大前日的那次闲聊,没有什么虎躯一震,纳头就拜的场景。

唯有一句句简单的寒暄和初次见面的客气闲聊。

如今的宋应星有梦想。

他最大的梦想就是科举中第,当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他的曾祖父是宋景,官至吏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是阁臣。

宋应星的梦想就是成为祖上那样的人,入阁,成为阁臣。

这个梦想很现实,可若是天下读书人都这么想,那这个梦想就很崇高了。

至于火器这只是他的一个喜好。

他还喜欢研究音乐,研究天文,涉猎超级广泛。

在他面前,余令的底蕴单薄的可怜。

人家家里有私塾,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会试名落孙山后他就去了白鹿洞书院。

这个白鹿洞书院是唐朝时候就有的那个白鹿洞书院。

这个书院是朱熹倾注心血复兴的“求学圣地”。

在那里待过的老师有朱熹,陆九渊、王阳明、湛若水等,号称天下书院之首。

能进这里读书,光有钱可不行。

这么一对比,余令觉得纳头就拜的该是自己,他的这个起点是多少人一辈子都够不到的梦。

宋应星此刻也在看余令。

他没想到这个余令会这么自信,自己还在草稿纸上斟酌语气,他余令已经交卷了。

第一天就做完了,剩下的两日不是苦熬是什么。

他对余令没有什么看法,只觉得这人待人过于热情。

总是喜欢盯着人看,一边看一边摸着下巴嘿嘿的笑,那眼神给人的感觉像是认识自己。

走的时候还拿出一本书,非让人写个序,字数不限,有字就行。

他对余令知道的很少,只知道这人爱书,只觉得余令做的好多事都不合文人之间的礼法。

因为不够中庸。

京城读书圈子都在说余令为了借书看,读书人的面子都不要了。

翻墙也要进去把书借出来,这份求知的毅力让人心折。

在这一届读书人的圈子里有了书痴的雅号。

无数人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