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商议,商议,再商议..(2 / 3)

样的腰身痴了,她想不出这样女人还多美。

“别比,你是打小练武拿刀子杀敌的人,皇后是一国之母,代表着国朝,自然是万中无一,不是一类人。”

“别说了,你越说我越难受!”

“这是事实!”

蜀道三瘪了瘪嘴,忽然道:“没问客氏的事情么?”

“问了!”

“你咋说的!”

“我没咋说,我自然不乐意了,客氏要是出宫了,我一定找人弄死她,我有我哥托底,她有什么?”

“他有儿子!”

闷闷面带嗤笑,想着疼爱自己的大哥说的话,闷闷闭上了眼。

有儿子又能如何,先试试看能不能活着吧!

闷闷休息了一日又进宫了,余令也要进宫了……

月底的朝会开始了,作为辅国之臣的叶向高站了起来,出队列陈述今日需要商议的主要的几件大事。

帝师之一的袁可立睁开眼看着余令。

上一次朝会他因身体不舒服没来,他不是故意请假的,而是真的年纪大了。

如今的他六十多了。

余令也在偷偷的看袁可立。

叶向高讲话吸引了余令的注意力,两人眼神对视因此而错过。

待记住了余令的脸,袁可立闭上了眼。

叶向高说话真的很啰嗦。

第一件事就是奢安叛乱。

他说这一次叛乱的根源就是当地土司不尊教化,部分流官胡作非为导致的。

平叛需要钱,可粮饷的钱多用于辽东。

第二件事就是林丹部岁赐的问题。

内阁群臣商议的意思是联蒙抗金,可做好这件事的前提是岁赐。

林丹使者说了,先给岁赐,再谈抗金。

去年秋,监军王猷带着四千两白银出使察汉浩特,林丹汗称病不见,借此来提高价码。

第三件事就是余令的军功问题。

内阁众人认为余令该进翰林院,在里面积累资历,三五年之后外放为乡试主考或学政。

最后,根据能力授予学士之职,入内阁参与政事。

这个流程没有一点的问题。

不但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是所有官员都羡慕的升迁通道,这个升迁属于翰林特有。

非翰林入内阁是官场潜规则。

钱谦益如今就走到了第二步,他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

一旦他归来,不出意外的话就会参与修撰《神宗实录》。

不要看这只是一个修书的活儿。

这个活儿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修书来接触大量宫廷档案与政务机密,走到这一步等于走到了权力的核心层。

叶向高想把余令留在京城。

第一件事讲出来的时候朝堂鸦雀无声,可关于余令的这件事讲出来群臣议论纷纷,羡慕者有之,不解者有之。

余令面容平静,他在猜叶向高要做什么。

这样升官的确快,可这个过程有的用三五年,有的用一辈子还在原地踏步。

是踏板,也是万丈深渊,政治,不是你把事做好就行这么简单。

叶向高平静的讲第三件事。

第三件事是小事,是关于客氏去留的问题。

群臣认为客氏非宫人,留在宫中不妥,应该赏赐些钱财让其回家。

三件事,叶向高讲了半个时辰!

在叶向高回到朝列之后,朝堂热闹了起来,少有人商谈第一和第三件事,全部都在议论第二件事。

余令默默的叹了口气,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好说的。

“右庶子军功一事最后再议,朕很想知道诸位对草原各部的看法,岁赐一事是给,还是不给,要给,得给多少……”

朝堂闻言又安静了,谁都不愿在这事上多嘴。

“给什么钱,把岁赐的钱给我,我去灭林丹可汗,你们害怕草原各部,我不害怕,我一直想见见林丹!”

“余大人慎言!”

“我为什么要慎言,我当过土默特岁赐使,他们悬赏我人头,他们已经不是俺答可汗时候的他们了!”

“可敢立军令状!”

余令闻言嗤笑道:

“什么都不答应就逼着我立军令状,听不懂人话么,我的意思是不给岁赐,一个钱都不给!”

众人又不说话了,畏战,怯战,已经成了他们下意识的行为。

在他们的眼里余令又多了一个骄横的词条。

更加的认为余令能打败建奴纯属是运气比较好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