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的决定啊。”说完,她轻轻叹了口气,迈着沉重的步伐,也跟着走进了里屋。
小刚独自一人呆呆地站在客厅,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他的心就像被无数根线牵扯着,难受极了。他知道父母是出于对他未来的关心,可他们这种强硬、固执的态度,实在让他难以接受。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与冬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像冬日里的暖阳,一丝丝地渗透进他此刻阴霾密布的内心。他在心底暗暗发誓,无论父母如何坚决反对,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崎岖坎坷,他都绝对不会放弃冬冬,他要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
几天之后,小刚的父母为了能让小刚彻底断了和冬冬在一起的念头,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出了给小刚安排各种相亲的法子。他们四处托人打听,动用了所有能联系上的人脉,找来了一些他们自认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姑娘,打算一个接一个地让小刚去见面,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刚回心转意。
小刚对父母的这种行为厌烦到了极点,但又实在不忍心看着父母因为此事太过伤心难过,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去应付这些相亲。每次相亲,小刚都表现得极为冷淡,就像一块捂不热的冰。面对姑娘们抛出的问题,他也是敷衍了事,回答得简短又随意,完全没有一点想要深入交流的意思。那些姑娘们见小刚态度如此敷衍,心里自然都很不痛快,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相亲也就毫无悬念地以失败告终。
有一回,小刚的母亲费了好大的劲儿,好不容易说服了一个在邻村颇有名气,长相甜美、性格温柔且读过中专的姑娘,让她再次和小刚见面。为了这次相亲能成功,母亲可谓是煞费苦心,不仅亲自为小刚挑选了一身还算得体的衣服,还反复叮嘱小刚要好好表现,说这姑娘是个难得的好对象,让小刚一定要抓住机会。小刚在母亲的软磨硬泡下,无奈地再次去赴约。
在村头那家略显简陋却充满乡土气息的茶馆里,小刚和姑娘相对而坐。茶馆里人来人往,嘈杂的声音在耳边回荡,但小刚却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姑娘长得确实眉清目秀,举手投足间也颇为文雅,她轻轻抿了一口茶,脸上带着一丝羞涩的笑容,率先打破了沉默:“听说你大学刚毕业,学的是文学专业,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呢?我觉得文学专业可挺有前途的呢。”小刚只是淡淡地瞥了她一眼,回答道:“嗯,我还没想好,可能会先在家乡待一段时间吧,走一步看一步。”姑娘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小刚的冷淡,又接着问道:“那你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规划吗?比如是想在城里买房,在大城市发展,还是就打算一直在村里呢?”小刚有些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头,语气更加敷衍:“我还没想那么远,现在想这些还太早,以后再说吧。”
姑娘听了小刚的回答,心中的不悦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她觉得小刚对自己根本就不够重视,对未来也没有明确的规划,这样的人实在难以托付终身。于是,这次相亲再次以不欢而散收场。姑娘起身离开时,还忍不住瞪了小刚一眼,嘴里嘟囔着:“什么人啊,一点诚意都没有。”
小刚回到家后,母亲早就迫不及待地迎了上来,焦急地询问相亲的情况,眼神里满是期待:“刚子,怎么样啊?这次和那姑娘聊得还好吧?人家姑娘条件可不错呢,你可得好好把握机会。”小刚没好气地白了母亲一眼,没精打采地说:“妈,您别再给我安排这些相亲了,我根本就不想和除了冬冬以外的任何人在一起。您和爸就别再白费力气了,我是不会改变主意的。”母亲一听这话,气得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眼泪“唰”地就流了下来,边哭边说:“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固执呢?我们这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你要是和那个没学历的冬冬在一起,以后有你后悔的日子,到时候可别怨我们没提醒过你。”
小刚看着母亲伤心哭泣的样子,心中也有些不忍,毕竟父母含辛茹苦把他养大,他也不想让父母如此难过。但一想到冬冬那温柔的笑容和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他又实在无法妥协。他缓缓走到母亲身边,蹲下身子,轻声说道:“妈,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我心里都明白。可感情这事儿,真的强求不来,我和冬冬是真心相爱的。我希望你们能尊重我的选择,给我和冬冬一个机会,说不定相处之后,你们就会发现她的好。”母亲哭着说:“你要是和她在一起,以后有你苦头吃的,你这是自己往火坑里跳啊。”小刚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站起身,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与此同时,冬冬也从村里那些好事者的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