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三个小寡妇征婚记(26)(2 / 3)

得赶紧把手里的竹篮编完,说啥也不能给咱村丢脸呀!”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竹编合作社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铆足了劲,为省展会的样品赶工。翠仙每天都是最晚休息的那个人,她不仅要亲自参与竹篮的制作,还要仔细检查每一个村民编好的竹篮,确保没有一丝一毫的瑕疵。哪怕是极其细微的不完美,她都会耐心地指出来,让村民们重新修改。王婶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竹篮制作中,她干脆把铺盖搬到了合作社,除了必要的吃饭和睡觉时间,几乎都坐在那里编竹篮。长时间的劳作,让她手上原本就有的茧子又厚了一层,可她却丝毫不在意,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编出最完美的竹篮,为村子争光。村里的老人们也纷纷自发地前来帮忙,有的帮忙劈竹条,那熟练的手法,仿佛让人看到了他们年轻时的风采;有的细心地剪彩绳,每一根彩绳都被剪成相同的长度,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大家齐心协力,都盼望着平安村的竹编能够在省展会上大放异彩。

终于,到了去省里参展的那天。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平安村的大地上,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翠仙特意穿上了一件新做的碎花衬衫,简约而不失优雅,将她的质朴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王婶也精心地梳了一个整齐的发髻,精神抖擞,看上去年轻了好几岁。俩人怀揣着紧张与期待的心情,跟着周明坐上了去省城的大巴车。一路上,窗外的风景如幻灯片般飞速掠过,但翠仙和王婶却无心欣赏,他们的思绪早已飘到了即将到来的省展会现场。

当他们来到展会现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不禁惊叹。展厅内,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来自不同地区的手艺人带着他们的得意之作,齐聚于此,展示着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翠仙和王婶的心中既紧张又自豪,他们的竹篮被摆放在展区最显眼的位置,旁边精心摆放着平安村的照片,那些照片记录着平安村的美丽风光、村民们的质朴笑容以及竹编制作的过程。还有孩子们编的小圆环样品,虽略显稚嫩,却充满了童趣,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平安村竹编的传承与希望。

“这竹篮编得真有特色,还带着浓浓的乡村味道!”一位评委模样的人走了过来,他轻轻地拿起竹篮,仔细地端详着,眼中流露出欣赏与赞叹。“你们这竹编是祖传的手艺吗?”评委好奇地问道。翠仙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将平安村的竹编故事娓娓道来:“不是祖传的,是这两年大家一起努力学的。以前我们村里穷,日子过得很艰难。后来,大家想着靠编竹篮试试,没想到慢慢地就发展起来了。现在,村里好多人都靠着编竹篮,生活越来越好了……”翠仙讲述着,眼中闪烁着坚定与自豪的光芒,仿佛将平安村这两年的奋斗历程在评委眼前一一展开。

评委听得十分动容,他不仅对竹编的工艺感兴趣,还特意询问了竹编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的具体情况。临走时,评委微笑着对翠仙说:“你们的竹编作品充满了温度,背后的故事也很感人,很有竞争力,希望你们能取得好成绩。”王婶在旁边听着,激动得热泪盈眶,她悄悄地拉着翠仙的手,声音有些颤抖地说:“仙儿,咱没给村里丢脸呐!”

展会结束后,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颁奖时刻。当主持人宣布平安村的竹篮荣获“最佳乡村手工艺品奖”时,翠仙、王婶和周明都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走上领奖台,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那沉甸甸的奖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一刻,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整个平安村。

捧着奖状回到村里时,早已得到消息的村民们都聚集在村口,像迎接英雄凯旋一般。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震耳欲聋,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平安村的荣耀。村民们手中举着红灯笼,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比过年还要热闹。村支书快步走上前,从翠仙手中接过奖状,高高地举起来,大声说道:“咱平安村的竹编出名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晚上,为了庆祝参展成功,大家在民宿院子里摆了好几桌丰盛的饭菜。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院子里,照亮了每一个人的笑脸。翠娥端起酒杯,眼中满是赞许与欣慰,对翠仙和王婶说:“你们俩可真棒,给咱村争了这么大的光!以后咱们还要继续努力,把竹编做得更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平安村。”翠红也跟着举起酒杯,兴奋地说:“等开春了,咱们再招更多的研学团,让更多的孩子们都来学竹编,把咱村这门手艺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翠仙看着手中的奖状,又看了看身边满脸笑容的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