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句话,叫做“同九年,汝何秀”。
张晓丽觉得,这六个字用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帮忙登记一下,我叫苏星河。”
伴随着他的话,张晓丽跟同事连忙在签到簿上面写下苏星河的名字,然后目送着他陪着陈惊雷老爷子走进酒店的电梯。
看着他们的背影,张晓丽总觉得,苏星河这个名字,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等等!
苏星河,好像是个明星的名字。
不会吧!
张晓丽整个人都有点懵,连忙拿出手机来。
片刻之后,她傻眼了。
那家伙,竟然真是一个明星,而且,还是个超级大明星!
这也太神奇了吧!
……………………
当天晚上,故宫博物院在燕京饭店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宴。
主要负责领导,还有修复组的专家,都出现了在宴会上门。
这一次故宫博物院召集全国各地的古书画修复装裱专家前来,可以说是文博界近年来最大的一次盛事。更何况,此次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修复保养国宝《五牛图》,故宫博物院方面自然是无比重视。
实际上,作为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五牛图》一直都显得十分低调。
可以说,对于这幅国宝级的名画,很多书画爱好者只闻其名,不见其影,即便是故宫内部研究人员也很少能一睹画卷真容。
究其原因,是因为画卷上的石青石绿是矿物原料,颜色很厚,年代久远太过脆弱,一旦展开,画卷颜色容易剥落,损伤画作原貌。
事实上,现在的装裱技术并没有超越以前的水平,特别是在古书画修复上没有获得重大技术突破,这也是《五牛图》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进行过修裱的主要原因。
基于此,对于开卷就会受损的《五牛图》来说,首要任务就是保护。
而少展示甚至是不展示,就是一种最大的保护。
而这一次,故宫博物院召集专家们齐聚燕京,商讨修裱《五牛图》,实际上也是迫不得己。
因为《五牛图》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遭到了极其严重的污损,已经到了不修裱就没办法再次展览的地步。
至于究竟是什么意外事故,故宫博物院方面并没有细说。
当然,这并不重要。
对于来到燕京的这些古书画修复专家们来说,《五牛图》究竟遭到了什么样的污损?
破坏程度达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如何才能让这一幅传世古画重现荣光?
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而苏星河,从始至终,都默默坐在那里。
说实话,能够看到一大群业内前辈,他也是有些激动的。
这都是国宝级的专家。
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都是国内最著名的古书画修复专家。
虽然年轻,但苏星河和这些专家都相熟,一番交流之后,便离开了燕京饭店。
没办法,他倒是想多待一会,不过这些老教授的年纪大了,不可能熬夜,便早早结束了。
坐着车回到自己的住处。
第二天一大早,苏星河就来到了燕京饭店,跟沈中原等人汇合,来到了故宫。
当然,他们去的地方,不是故宫的正门。
而是故宫专门用来修复古书画的小院子。
这里,被称之为古书画修复室。
在整个故宫来说,这儿的安保工作做得都是十分到位的,就连门都是两层。
目的就是担心有风吹进来,对需要修复的古书画造成影响。
没办法,门对面的纸墙,就是书画上墙撑平经常要用到的,燕京春天和冬天两个季节的风太大,纸张本身产生的拉力本来就大,一不留神就很容易撕裂画芯,自然就更怕风了。
一群老教授走路,自然不可能太快,哪怕是故宫方面的领导,也都耐心陪着。
苏星河刻意落在最后面,一边走,一边看着周围的情况。
这时候,一个故宫方面的工作人员,似乎看苏星河年轻,还以为他是哪个教授的学生,对他说道:“这位同志,麻烦你快一点。”
???
苏星河一脸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