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永乐篇 第141章 永乐聊建文(3 / 4)

想肯定建文。

    因为肯定建文,就意味着否定爷爷,否定他们这一脉。

    “但是呢,”朱棣哼道:“那些个文臣可不是好东西,重文臣就不说了,轻赋税也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官绅利益,至于平冤狱……呵呵,

    太祖惩治的大多都是贪官,他们平冤狱,平的也都是贪污受贿的官员,可见他们为百姓平反了?呵,目的就是削弱贪污惩罚;

    变官制,改科举为荐举,说是举荐贤才,实则是为了和皇帝争权,一个皇帝若失去了官员任免权,那对官员的威慑力、掌控力也会大大减弱;

    削藩王,则是因为藩王、勋贵的捆绑,让文臣心生忌惮。”

    朱瞻基咽了咽唾沫,突然觉得那群人很可怕。

    朱棣哼道:“齐方黄三人,尤其是方孝孺,在文臣圈子里威望甚高,究其原因就是他太能为文臣谋福利了。”

    “朕夷他的三族,杀他的学生,就是要把这股邪风压下去!”

    朱棣杀气凛然,旋即,又苦笑道:“现在看,效果不是很大啊!”

    朱瞻基惊诧道:“皇爷爷以为,文臣私下称赞方孝孺,并不是因为他忠君,而是……”

    “不然呢?”朱棣哼道,“爷爷进南京城后,除了靖难名单上的齐方黄,其他京官有一个硬骨头吗?

    杨荣还假惺惺地让朕去祭孝陵,用他说?

    茹瑺更是跪在地上求朕登基,一个个的……还忠君?

    什么东西?”

    朱棣骂骂咧咧,他从骨子里看不上这群文臣,“朕进军南京城后,只有铁铉,以及少部分地方官儿,还在拼死挽救,其他人都在想着改换门庭。”

    “现在知道,他们为什么拦着不让出兵了吧?”

    朱瞻基脸色有些难看,“为了削弱爷爷的军权。”

    “嗯。”朱棣淡然道:“朕出征不为打仗,就是为了掌军权,朕还没死呢,他们就想故技重施,哼哼,早点儿。”

    “皇爷爷英明。”朱瞻基心悦诚服,“孙儿定会向你学习。”

    朱棣露出笑意,十分享受孙子的马屁,“好孩子,比你爹强。”

    “呃…其实我爹也挺好的。”朱瞻基小声逼逼。

    朱棣笑脸一收,骂道:“狗屁,就他那样儿……他就不适合当皇帝。”

    “皇上,人不可貌相。”李青吃完最后一颗葡萄,开口道,“太子的理政能力有目共睹,前些年南征北战,通运河、修大典……太子从中周旋,出力甚大,监国也监的极好。”

    “没说他监国不好。”朱棣断然道,“但他只适合监国,不适合做皇帝,他没做皇帝的野望、霸气,他做不好皇帝。”

    对好大儿的嫌弃,朱棣从不掩饰。

    “瞻基,爷爷交代你个事儿。”

    “哎,皇爷爷您说。”

    朱棣道:“朕死后,那群王八羔子定然会给方孝孺平反,你爹那个软蛋多半会同意,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