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嘉靖篇 第305章 赤字(2 / 4)

了,若不还债的话,倒也称得上小富了。

    可随之而来,又是大规模的挽回大明宝钞信用……

    中宗一度从‘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到‘不够花,真的不够花’。

    终其一朝,几乎都在还债,还从太祖朝就开始欠下的隐性债务,甚至蔓延到了宪宗初期,才彻底结束……

    大明真正意义上的富裕,是从宪宗一朝开始的……

    真要说起来,从太祖建国算起,直到朱厚熜的爷爷辈儿,大明才真正实现富国且富民。

    宪宗开始真富,孝宗以此基础又做了突破,时至武宗……

    哪怕朱厚熜内心不喜堂兄,也不得不承认,武宗对大明财政的贡献,着实不小。

    先是对天下藩王兼并的耕地下手,后又施行宗禄永额……这直接导致藩王再不敢铆劲儿生了,从武宗一朝开始,藩王宗室再没有一人生上百人的壮举。

    当然了,现在朝廷也不怕诸多藩王造人,反正朝廷就出这么多俸禄。

    如今朱厚熜是大明皇帝了,自然不会再跟藩王共情,坚决支持堂兄的主张,对藩王的上疏,一向留中不发。

    宪宗、孝宗、武宗,满打满算,也才富了三代人。

    可如今……

    朱厚熜不禁苦叹:“难道真就是……富不过三代吗?”

    ~

    奉天殿上。

    大明财政赤字问题,首次被搬上了朝堂。

    吵归吵,闹归闹,斗归斗,可在真正的大事上,群臣还是拎得清轻重的,皇帝抛出问题之后,纷纷总结,思考,献策……

    一阵嘈杂之后……

    内阁首辅夏言率先出班,拱手道:“臣以为,缓解财政赤字,除了开源,便是节流了,今我大明就是开源过甚,不注意节流导致的财政赤字,以臣之见,首当节流。”

    朱厚熜:“如何节流?在何事之上节流?”

    “普及教育。”

    “不可。”

    “收回草原的进度?”

    “不可。”

    夏言气郁,道了句“臣愚钝”,愤愤回班。

    其余人也被皇帝这两不可气到了,大明之所以财政赤字,这两项国策称得上罪魁祸首,你竟然都给否了?

    严嵩出班道:“皇上,臣以为……”

    “一条鞭法,以及相关的配套支出,也不可。”朱厚熜说。

    严嵩一滞,悻悻回班。

    朱厚熜扫视群臣,鼓励道:“诸位爱卿,有言但言,不对不罪,对则重赏。”

    群臣:“……”

    财政赤字的根源,就是开源过甚,除了节流,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