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品味民间疾苦(2 / 4)

sp;  饭菜怎麽说呢……只能说能吃。

    这期间,李青发现了一个被百姓喜爱的调味品——辣椒。

    无论男女老幼,都很喜欢拿辣椒做调味品,这很让他诧异。

    这日,李青在一户人家吃过饭之后,又给了小孩几个铜板让他去买糖,孩子开心了,老人也开心。

    李青趁机与那家中老人闲聊。

    「老伯,你们这里人似乎很喜欢吃辣啊?」

    李青方言不太标准,连续重复了两遍,对方才听懂。

    老人露出稀疏的门牙,咧嘴一笑:「庄稼人嘛,都这样。啥高产种啥,种啥吃啥,吃多了,就腻歪了,小家伙儿嘴馋,家里又买不起,就只能吃辣了。」

    李青挠挠头,搞不懂两者之间有何关联。

    老人见他纳闷儿,笑着解释:「一口辣椒下去,辣的人直流口水,吃东西就爽利多了。这时间长了啊,没点辣椒还真没啥胃口,别说小孩儿,大人也一样,习惯了就改不掉喽,要说,这辣椒可是好东西嘞……」

    李青呆了呆,心尖儿泛酸。

    平复了下情绪,他问:「家里不缺粮食吧?」

    「不缺,不缺,都能吃饱。」老人乐呵呵道,「那永乐豆子,宣德地瓜晒乾了,磨成粉,别让潮了霉了,能放个一两年,只要没病没灾的,便是碰上个旱涝,咬咬牙也能挺过去。」

    老人年纪大了,做不了重活,儿子丶儿媳都下地了,平日就在家照看孙子,难得有个说话的,很是健谈。

    「老汉年轻那会儿,跟着村东头的老李头去县衙修房子,听县老爷说,这东西以前咱大明还没有,是太宗爷命一个三宝的太监,给带回咱大明的,还有那永乐豆子,宣德地瓜,都是那太监给带回来的呢……都是好东西啊,家里有粮食,就特别踏实……」

    「好东西,好东西。」李青连声附和,问,「种的是自家地吗?」

    这话似是戳到了老人的伤心处,哀叹道:「不是了啊,年轻那会儿要强,想着多干点,让日子好过点,哪想……唉,一场大病就啥都没了。现在种的是周地主家的地,每年都要给人家交租子,唉,悔啊。」

    李青不知如何安慰。

    还好,老人却很快走了出来,很快又是笑呵呵的模样,「好在我这泥瓦匠的手艺,儿子给学的个十成,农活不忙时,帮着人家修修房子什麽的,也能赚几个大钱,日子也还过得去,以后啊,孙子娶还能得上媳妇儿。」

    李青笑着说:「不仅能娶上媳妇儿,兴许到他儿子时,还能认字读书呢。」

    「读书啊?」老人呢喃了一遍,随即苦笑摇头,「不敢想,不敢想……」

    你不敢想,未来你孙子会敢想的……李青突然想起了什麽,问:「老伯今年高寿啊?」

    李青有些奇怪,按理说,这边人成家都早,老人这个年龄重孙子都该有了,不该孙子才这麽大点。

    不过,老人很快就给李青解了惑。

    「五十二喽。」老人叹道,「我这个年龄,好多都做太爷爷了,没法子啊,前几个娃子折了,中途我又病了一场,麽儿成家就晚些……」

    「五十……」李青有些震惊。

    看老人面相,怎麽也是奔古稀之年去的人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