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阁,顶头上司就跟皇上干起来了,这这这……这也太幸福了吧?
「臣不敢,也不想。」夏言乾巴巴说道,「皇上误会了,臣只是不愿一项好国策,非没有达到预想效果,反而造成不良影响。」
朱厚熜『嗯』了声,哼道:「此事盖棺定论,勿要再议,要议也当议具体如何展开,而不是国策本身。」
国本没立,可立国本的期限总是给了。
哪怕两年之后皇子不会写自己名字,三年之后,四年之后呢?
说到底,朱厚熜还是亏了。
「国策很快就会昭告天下,谁想让朕在天下子民面前失了信用,谁大逆不道!」
夏言一凛,继而沉默。
这话都说了,还让他咋说?只是思及普及教育的花费……他就心里堵得慌。
「臣会尽力。」
「不用你尽力。」朱厚熜说道,「此事有严爱卿丶顾爱卿去做,夏卿只需把控好一条鞭法方面的事宜即可。」
夏言心中一寒,默然称是。
见状,严嵩丶顾鼎臣连忙表忠心,下保证……
…
酒席宴散,内阁三人离去。
朱厚熜这才说道:「先生,夏言的反悔之心虽可恶,却也并非信口胡诌,开支方面……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朝廷收支历来都不固定,朕记得,就连海上贸易,都陷入过萎靡期。」
李青深吸一口气,道:「耗资弥巨不假,可也不至于让朝廷财政陷入危机,再说,大明国力还在向上发展,伤不到元气的,朝廷收支是不固定,可盈馀却是越来越多,这也不假吧?」
「……是这样。」
李青又道:「之后,蒸汽船会得到广泛应用,经济必定更进一步的腾飞,税收大幅度增多板上钉钉,万不会影响到财政状况。这点,相信你也有所预估,对吧?」
「呃呵呵……朕不是小气的人……」
「我知道,你也是为了保险起见。」李青呵呵道,「大明财政会很保险,如今,交趾都开始大力开采煤炭了,用不了多少年,大明蒸汽船就能出海了,未来,走向遥远西方也不是不可能,大明只会越来越有钱。」
「会一直越来越有钱?」朱厚熜问。
李青轻咳两声,道:「至少在相当漫长的时间内会如此,再之后……随着教育普及下的人才汹涌,又怎会碰撞不出更为璀璨的火花?」
「一个蒸汽船就能让大明的经济腾飞,再来一个呢?」
李青说道,「大到一国,小到一家,其实都一样,操持家业无外乎开源节流,皇上以为开源好,还是节流好?」
「这……各有千秋吧?」
「非也。」李青摇头,「商贾之中流行一句话,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其实,大明这百馀年下来,一直都在开源……」
半晌,
在李青的开导下,朱厚熜总算没有那麽肉疼了,一个劲儿的告诉自己,今日的付出,早晚会得到巨额回报,心情才逐渐好转。
「先生,这学塾的开设,只怕不会容易了,比如……失火。」朱厚熜忧虑道,「对此,先生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