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是非功过,一目了然(2 / 4)

非是在炫耀什麽,不过是想降低沟通成本。同时,也是为了告诉你,我的底气可以是你的后盾,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杨慎沉吟道:「这也是你与我父亲的……交易?」

    「不是。」李青摇头,「我只承诺保你无恙,你父亲也只有这麽点要求。今日如此,只因你个人。」

    「好吧……」杨慎微微点头,好奇问,「你与我父亲的交易是什麽?」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涵盖极广,简单概括就是稳住正德一朝的政治主张,新君旧臣的权丶利争夺,不上升到影响朝政,以便让大明能稳中求进。」

    李青举例,「就拿持续推行简化文字来说,若没有之前的铺垫,如今普及难度会高出不少。」

    杨慎惊愕道:「简化文字也是你的手笔?」

    李青颔首:「这种影响深远的国策,如若不提前铺垫,临时起意怎可能成功?正如今时大明收回草原,事实上,从洪武朝就开始铺垫了,太祖太宗如此,仁宗宣宗亦如此,当初宣德皇帝北巡是为种因,今时嘉靖皇帝北巡是为摘果。」

    李青吁了口气,道:「其实,早在景泰皇帝就可以尝试摘果子了,历经京师保卫战,草原的野心被击得粉碎,已具备了条件,只是还不足够成熟,故才暂时性放弃,改为激化草原内部矛盾,故意向其输入农耕……,唉,景泰皇帝也是费了好毅力,才忍痛舍弃这一诱惑。」

    李青叹道:「你对皇帝不满,我对他也不喜欢。说实话,如此大的功绩,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我并不愿意安在他头上,然,时也,命也,运也,只能说他运气好。」

    杨慎听得瞠目结舌。

    大明超出常理的持续兴旺,全然超出历史局限的发展,好似一下说得通了,也能合理串连在一起了。

    前提是,加上一个李青!

    实录上,史官对李青的贡献虽没有歪曲事实,却也进行了大幅度弱化,非必要,不记载。

    如今听了这一席话,杨慎才知道李青的付出。

    尽管李青只说了这两件事,尽管没有明说这是他的功劳,可杨慎明白,如若没有深度参与,不可能说出如此清晰的内在逻辑。

    而且从实录来看,李青说的这些,并不被主流官员认可,再联想到两任永青侯在同僚中的名声……

    再联想到金陵李家……

    是非功过,一目了然!

    杨慎深深望着他,轻声问:「你……为何?」

    李青哂然一笑,「你如此费心尽力的推行普及教育,又是为何?」

    杨慎呆了下,轻轻笑了,笑意逐渐浓郁,笑声爽朗……

    好一会儿,

    杨慎起身深深一揖,「杨慎见过永青侯。」

    「永青侯是李浩,可不是我。」李青失笑道,「我只是李青,一直都是,叫我李青便可。」

    杨慎钦佩之馀,又不禁为之哀伤,叹道:「大明……辜负了你。」

    「何以这麽说?」李青奇怪。

    「你的事我也听说了,你现在……不是大明国师了,对吧?」

    「我也不是永青侯了啊,这又有什麽关系呢?」李青伸了个懒腰,「一点不耽误我做我想做的事,何需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