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祝好运(3 / 4)

bsp;  受文字限制,李青有许多段落没看懂,不过,对不列颠的政权有了更一进步的了解。

    放下书籍,吹熄蜡烛,李青一边想着印钞之事,缓缓进入睡眠……

    清早。

    李青睁眼时,李雪儿侧着身盯着他看,猝不及防的睁眼,让她的脸红了红,故作自然道:

    「我正准备叫你呢。」

    李青缓缓坐起身,瞅了眼闭合的窗帘,问道:「什麽时辰了?」

    「辰时末了。」

    「嗯~~」李青抻了抻懒腰,精神抖擞道,「走,去吃点东西,顺便好好逛逛,这人啊,还是得活动才好,不能一直闷着。」

    ~

    十六世纪中后期的伦敦正处在人口暴涨阶段。

    相对密集的人口,女王的腿丶女王的胳膊丶王子的头等大小餐馆,布坊,歌剧院,还有一眼就能瞧见的王宫城堡……

    处处透着欣欣向荣。

    论基础建设,这里远远不及两京,可这种走向繁荣的活力,却要更足一些。

    李青问道:「你有什麽感觉?」

    「感觉……也就还好吧。」李雪儿想了想,道,「除了迥异的割裂感,也没特别的感觉。」

    李青笑问:「你何不想想,为何会有割裂感?」

    「?」

    「交趾丶满剌加一带的小国,你也去过,领教过,可有这样的感觉?」

    「这倒是没有的……」李雪儿蹙眉沉思,少顷,道,「我想,应该是建筑风格大相径庭,还有饮食丶衣着等方面的大不相同,才会如此。」

    李青微微摇头,道:「你没说到点子上,这些都是表面,真正的原因是这里没有孔孟儒学,没有程朱理学。」

    李雪儿怔然。

    「你是说……孔孟儒学和程朱理学会阻碍大明的发展?」

    李青叹道:「改制的最大阻力就在于此,发展经济也好,发展科技也罢,只要够努力丶不怕辛苦,其实并不算太难,可在儒学和理学的影响下,形成的意识形态,改动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啊……」

    李雪儿欲言又止数次,还是说道:「我认为孔孟儒学和程朱理学没这麽不堪。」

    李青不否认,说道:「可信奉孔孟儒学和程朱理学的人,大多都不堪。」

    「这是因为圣人学问被学偏了,非圣人之过。」

    李青苦笑点头:「问题是圣人学问不是到了大明才偏的,很久很久之前就偏了,时下已积重难返,圣人已经成了文人士绅的挡箭牌,不破了这挡箭牌,根本没办法伤到他们。」

    李雪儿沉默。

    半晌,劝道:「别太激进了,再者,这边人的观念,意识形态,社会形态……在我看来,并不适用于大明。」

    李青颔首:「我从没想过照搬,我只是想触类旁通,找寻适合我们改制的土壤。」

    「找灵感?」

    「也可以这麽说。」

    闻言,李雪儿放松下来,又瞧向来来往往的人群,轻轻道: